当前位置:首页>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朱宏启的“关东英烈魏拯民”
发布日期:2019/10/16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140296

今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魏拯民将军诞辰110周年。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一生,为中共东满、南满党的恢复、发展,为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一路军的成长壮大,做出重大贡献。

1aad65c2d34bb7fed56c11845080fba.jpg

1909年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魏拯民生于山西省屯留县城北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原籍山东新城(桓台)县北关家庄。他原名关有维,父亲关宏元当过私塾老师,母亲魏氏。父亲给他取名有维,希望他将成为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字伯张,伯是大,是长,因为他是长子,所以叫“伯”;张是强盛。这是关宏元对儿子的期望,也是对祖国的期望。他把儿子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把连在一起。关有维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此后,在32年风云激荡岁月,他把自己的青春、理想、生命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为了拯救祖国和民族苦难,他用母亲的姓改名为魏拯民以示救国的决心,毅然进入长白山在林海雪原抗击倭寇。 

(一)艰辛求学

1916年,年仅七岁的关有维到北王村私塾读书。1920年9月,考入屯留县第一高等小学。经四年勤奋学习,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父亲要他在家务农而暂时辍学。当时魏拯民很想到省城继续读书,因不能进省城读书急出了病。后在外祖父魏怀龙资助下,1924年8月魏拯民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当时正值大革命高潮,校内政治空气浓厚,许多进步书刊传入学校,使魏拯民受到很深的影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施行血腥的大屠杀,军阀阎锡山也步其后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开刀,一时间乌云翻滚,白色恐怖笼罩了山西各地。许多革命志士被捕入狱,太原党组织遭到破坏。魏拯民被学校开除,在太原无法立脚,于当年5月回到屯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2月他离开家乡去北平,考入私立宏达学院。他一面学习,一面进行革命工作。在同学中秘密传播革命思想。这期间,他编辑了《锄耕》报,在北平印刷,向屯留等地散发,揭露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的罪行。

1930年11月,魏拯民受党指派,考入国民党十三路军石友三办的河南安阳军校。在校期间,利用“读书小组”的名义宣传革命真理,并秘密地发展了四名党员。1931年4月,魏拯民患病不能出操,被军校开除。之后,他离开安阳回到北平,住在过去的同学共产党员宋冠英家,与组织接上了关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消息传到北平,北平学生掀起了抗日反蒋热潮,魏拯民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的游行示威等活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领侵略东北的罪行,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

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的宣言》,表明了我党的严正立场。1932年4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正式发表了《对日宣战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坚决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组织派出一批党员干部赴东北参加抗日武装斗争。魏拯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定前往抗日斗争第一线工作。

(二)奔赴东北

1932年5月,魏拯民来到了哈尔滨,被省委派到伪军第八旅做兵变工作。因为他曾在安阳军校学习过,懂得军事,在伪军中进行宣传抗日很得力。后因他的山西口音,受到伪军官的怀疑,他便离开部队回到哈尔滨。

一天,省委组织部长何成湘找关有维谈话,他告诉何部长说,现在他改名魏拯民,为了表明抗日救国的决心,每时每刻都牢记这个历史的责任。我要立刻到抗日前线去。何成湘见他一脸坚定执著的神情,笑了,说道:“关有维同志,啊,不,魏拯民同志,现在,整个东三省就是一个大战场,到处是抗日的前线。你看那外面的街道上,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隆隆作响的日本战车,敌人就在我们的眼前。”

几天后,哈尔滨市委书记张贯一(后改名杨靖宇)热情地紧握住魏拯民的手说:“早就听说北方局派来一批干部,市委等你,已经等得很久了,几乎把我眼睛都盼红了。经省委书记罗登贤批准,省委研究任命你为东北区委书记,这表明省委特别看重哈尔滨的工作。”

哈尔滨市委,是在五月份成立的,下辖西区和东北区两个区委。东北区的工作在道外、太平桥、松浦镇、呼海铁路,党员集中在皮鞋制作业、印刷业、呼海路,在第二中学、第四中学,也建有党的支部。张贯一还特别向魏拯民介绍了东北区各个支部的情况,他甚至还讲到了许多党员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工作情况。张贯一在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同时,兼任东北区的区委书记。由于他经常到各支部去,直接指导工作,所以,对于各支部的负责人和一些党员的情况,了解得十分的详细。

这次谈话后的第二天,张贯一领着魏拯民去和东北区的各个支部负责人接头,把新任的魏书记介绍给基层的同志,并且帮助他们之间建立联络的方式和暗号,为魏拯民能够胜利开展工作创造各种条件。

张贯一比魏拯民大4岁,他像一位兄长,帮助魏拯民在几天之内就全面地掌握和熟悉了东北区的情况,这使魏拯民十分的感动。从此,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正值松花江发大水,洪水淹了道外、道里大片地带。魏拯民受党组织指派,深入灾民中工作,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指出这次水灾是日本侵略者不顾人民死活造成的,号召灾民团结起来,向日伪当局展开斗争。白天他和同志们到灾民中了解民情和呼声。晚上回到住处编写和刻印传单,散发到灾民中去,鼓动灾民为生存而斗争。

1932年11月初水灾过后,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撤销哈尔滨西区委、东北区委,组建中共哈尔滨市临时委员会,杨一辰为书记,魏拯民任组织部长,王平任宣传部长。市临委成立后,根据满洲省委关于加速发展党员的计划,积极开展了发展党员的工作。建立了9个支部,党员发展到100余名。1933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再度撤销哈尔滨临时市委,建立东区、西区两个区委,隶属满洲省委,张进山任东区区委书记,魏拯民仍任组织部长,同年10月改任东区区委书记。1934年4月,共青团满洲省书记刘明佛被捕,导致党、团机关被破坏。事后,满洲省委将哈尔滨两个区委合并成一个市委,隶属满洲省委,魏拯民任市委书记。

(三)巡视东满

1934年11月,满洲省委接到东满特委关于反民生团事件的报告。反映在东满发生了所谓“民生团反革命事件”,捕杀了很多党员和干部。因为从报告材料上看,对问题搞不清楚,这件事引起了满洲省委领导的注意,为防止伤害无辜的同志,决定派魏拯民去东满巡视工作,处理反民生团事件。

1935年1月,魏拯民冲破敌“讨伐”的包围圈,到达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不久又来到延吉县三道湾张芝营中共东满特委与第二军独立师师部所在地。

魏拯民到东满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他通过分别找干部、群众谈话,召集有关人员座谈,举办党团干部学习班,了解东满党团组织的工作情况和贯彻反日统一战线及开展反“民生团”斗争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临时特委书记王中山、第二军独立师政委王德泰及共青团满洲省委巡视员钟子云等一起,研究了如何解决东满地区的问题,随后积极筹备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并于2月上旬将特委机关和第二军独立师师部由延吉县张芝营,迁至南蛤蟆塘的大荒崴。

193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大荒崴(今汪清县大兴沟镇蛤蟆塘西阳村西北山沟)召开了东满党团特委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改组了特委,魏拯民任特委书记。会议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全面检查了过去在执行政策方面的错误,通过了《东满党团特委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决议案》和《反民生团斗争决议》。接着,魏拯民又于3月下旬,在汪清县腰营沟主持召开了第二军独立师政委联席会议,进一步讨论了“反民生团斗争”和部队活动方针等问题。两次会议纠正了在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的错误,特别是“反民生团斗争”中的错误作法。在反民生团斗争上制定了“八条纲领”和“三条政纲”,强调不搞逼供信,要重证据,就是有反革命作用,也“要看其有意还是无意”,严格控制了杀人权,逐渐地收缩了“反民生团斗争”的范围,两三个月后,“反民生团斗争”就基本停止了。从而保护了大批朝鲜族党员和革命群众,解放了许多被怀疑和无辜同志,使他们重新拿起武器返回战斗岗位,使处于混乱状态的东满地区稳定了局面。这是魏拯民对东满党的建设和朝鲜民族革命发展的重大贡献。1950年冯仲云访问朝鲜时,金日成高度评价魏拯民当时处理“反民生团斗争”的功绩。 

(四)创建二军

1935年5月3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正式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

1935年7月25日,魏拯民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他在给家乡亲友的信中说:“五十六国代表欢聚一堂,群英聚集,万分兴奋”,这是他“第一次感到这样幸福”。他还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了东满党和抗日斗争的情况,撰写的6万余字的《冯康报告》,共分八个部分。这时,中共代表团已经决定撤销满洲省委,成立东满、南满、吉东、松江4个省委,魏拯民被任命为东满省委书记。

1936年2月5日,魏拯民从苏联返回东北,由中共宁安县委书记张中华陪同,到达宁安县镜泊湖北湖头第五军军部驻地,与第五军军长周保中会晤。魏拯民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撤销中共满洲省委,按游击区建立南满、东满、吉东、松江等四个省委以及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指示,并与周保中讨论了三年来东满、吉东党组织和第二、第五军的工作,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将第二、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加强两军合作,发展东满、吉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月下旬,魏拯民到额穆县境内与王德泰、李学忠会见。向他们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的指示,并一起研究了今后的工作,决定迅速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3月上旬,魏拯民主持在安图县迷魂阵召开了第二军领导干部会议。根据《八一宣言》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具体要求,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参谋长刘汉兴。第二军下辖3个师和由军部直属的教导团、少年营。第一师由原第一团并吸收一部分反日山林队编成,师长安凤学、政委周树东、政治部主任吕伯岐、参谋长朴德范,下辖第一、第二两个团;第二师由原第三团、第四团并吸收救国军史忠恒部编成,师长史忠恒、政委王润成、参谋长陈翰章,下辖第四、第五、第六三个团;第三师由原第二团和已收编的原义勇军6个游击中队编成,师长金日成、政委曹亚范,下辖第七、八两个团。全军兵力达2000人。

(五)南满省委书记

1936年4月,率一支60余人队伍从抚松出发向濛江、金川进发,于6月到达了金川县河里地区的惠家沟,与杨靖宇同志及其率领的第一军胜利会师。魏拯民把自己珍藏的一本《共产党宣言》赠给杨靖宇,杨靖字把一支崭新的小橹子枪赠给魏拯民,并说:“你送给我马列主义,我送给你杀敌武器。”在场的第一、二军指战员见到如此情景,也都异常兴奋。两军指战员随即在一起举行联欢会,演出了自己编排的歌曲、舞蹈等文艺节目,庆贺第一、二军的会师。

7月初,在金川县河里游击根据地的惠家沟,杨靖宇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魏拯民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通过了《南满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并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下设三个师,还将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为抗日救国青年团。

在南满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紧接着由杨靖宇与魏拯民主持,又在金川县河里的惠家沟召开了中共东、南满特委及抗联第一、二军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会上,魏拯民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表团关于撤销满洲省委,组建四个省委及抗联各路军的指示,会议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有关指示,讨论了东、南满党组织合并和抗联第一、二军合组为抗联第一路军等问题。经过认真讨论,会议决定将东、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杨靖宇、李东光、王德泰、李学忠、刘佐健、全光、韩仁和、宋铁岩、曹亚范、周树东、王润成、陈翰章等13人为委员。会议决定将抗联第一军和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总司令部,杨靖宇任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总政治部主任。总部下辖一、二两个军,共6个师。

河里会议是吉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部队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组建的中共南满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境内诞生的第一个省级领导组织;会议组成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是中共在东北地区领导的抗日队伍中最有影响、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之一。

(六)文武兼备

1936年11月,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牺牲后,魏拯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领导东南满党的工作,还要承担起直接指挥作战的任务。他率领二、四、六师部队,转战于抚松、濛江、磐石、辉南、桦甸、安图、临江、长白各县,出没在长白山的深山密林之中,攻打城镇据点,伏击“讨伐队”,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1938年5月11日至6月1日,在魏拯民与杨靖宇共同主持下,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即老岭会议。会议决定魏拯民兼任第一路军副司令。

老岭会议结束后,杨靖宇、魏拯民率部在6月12日取得了蚊子沟伏击战,全歼索旅2个连140余人的胜利。19日,他们又分兵出击,同时袭击正在修建中的通辑铁路土口子隧道和老岭河桥梁工程现场及阳岔工程分区日本人宿舍,烧毁工程设施和材料,毙敌9名,俘虏90名,解放中国劳工700多人,迟滞了日本侵略者抢修通辑铁路,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进程,在经济上给敌人造成20余万元的严重损失。

正当一路军打击日伪军,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突然得到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的消息,杨靖宇、魏拯民立即在老岭密营,于7月中旬,召开了南满省委和一路军总部紧急会议,即第二次老岭会议。会议根据形势变化,将原来2个军6个师改编为3个方面军和1个警卫旅。

会后,一路军总部开始向长白山区转移,8月,在辑安长岗全歼索旅三十二团;10月,在临江岔沟冲破敌军的层层包围,胜利地转移到东部山区。但是,抗联一路军的斗争形势,却愈加困难和恶化了。日军自1938年以来除继续增兵东北,对抗联实行大兵力“讨伐”外,又使出了怀柔政策,利用叛徒、特务从革命队伍内部进行瓦解,妄图彻底消灭抗日联军。

尽管形势恶化,环境艰苦,魏拯民和杨靖宇指挥第一路军,常以夜袭、伏击、迂回等战术,摸火堆、打木帮、攻部落,出奇制胜,给敌以重大杀伤、1939年8月,魏拯民率第三方面军进入安图县活动,曾巧施“调虎离山计”,打得敌人狼狈不堪。24日,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率部攻下大沙河镇,引出安图县城松江和明月沟两处之敌。副指挥侯国忠率部埋伏在杨木条子地方,阻击了安图县城松江援敌,不幸牺牲。8月25日,魏拯民率部袭击大酱缸“集团部落”。26日,在北山沟处一举歼灭了从明月沟来援的宫本“讨伐队”80余名和20余名朝鲜“特设部队”。

魏拯民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稳重老练的政治工作干部。他在东南满地区,长期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是抗日联军的一位难得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对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魏拯民十分重视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常对指点员讲:“革命不能光靠勇敢和热情,还要有政治头脑,要有远大的理想。政治是武器,它不但能使我们进步,更能有力量打击敌人……咱们向老乡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动群众起来打日本鬼子,这就是政治工作,咱们抗联的每一个指点员都要做政治宣传员。”他不顾自己衰弱的身体,经常在宿营地和密营里给战士们讲政治课,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深刻的革命道理,或者和大家围坐一起,讲他在山西、北京、安阳和哈尔滨进行地下斗争的故事,讲革命同志团结友爱的精神,讲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生活情况等。为了推动全军指战员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魏拯民利用在密营养病的时间,除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在《战旗》、《列宁旗》等刊物发表外,还亲自编写教材,供指战员学习。到1939年12月,他已编写出《政治课本》一、二、三、四册,并由第一路军军需处各印300本发至各部队。他在《政治课本》的第一页上,写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名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指战员十分喜爱这个课本,由于印数太少,不够分配,便互相传抄,没有纸张,就用桦树皮当纸,没有笔,就把树枝烧成炭条代笔。抗联战士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空气,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提高了思想觉悟,这完全应归功于魏拯民的领导。

魏拯民作风朴素,平等待人。他虽然身为党和部队的高级干部,但他总是以普通战士身份置身于群众之中。一位抗联战士回忆说:魏拯民“富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对同志和蔼可亲,待人诚息,性格温和,关心、信任和爱护同志,是他最突出的特性之一。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魏拯民非常关心和爱护战士,自已能做的事,从不让瞥卫员去做。冬天在密营要整宿生火,战士们轮流值班,他常以“你们影响我看书和写材料”为名,替战士值夜。在一次战斗中,他的一位警卫员腿部负伤,魏拯民亲自背着这位警卫员走了30多里路,送到密营医院治疗。以后,他又多次去探望,把自已节省下来的口粮送去,这位警卫员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他是我们的好政委啊!” 

c1d70a251dbb4f4fc11e8c46428e353.jpg

(七)为国捐躯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壮烈殉国。噩耗传来魏拯民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几次昏厥过去。在追悼会上,,他怀着沉痛的心情说道:“杨总司令是被日本帝国主义强盗杀害的,这一笔血海深仇,我们一定要让敌人用血来偿还。同志们!革命的战士们!抬起头,挺起胸,握紧枪,为东北和全国人民报仇,为杨总司令报仇”魏拯民最后说:“杨靖宇生前未竟之事业,要由我们来完成。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无愧于心地在杨靖宇同志的墓前说:靖宇同志,我们在你之后,做了我们应做的事!”

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怀着满腔悲愤,擦干眼泪,带着病出征,承担起领导南满党和军队的全部重担。3月13日至15日,在桦甸县头道溜河召开了南满省委和一路军领导干部会议,研究了杨靖宇牺牲后的形势变化,讨论了党的工作和军事问题,决定从部队抽调干部转到地方,加强地方工作,第一路军主力部队向长图路以北转移,打击敌人薄弱环节,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秋末,魏拯民的病情愈加严重了,由警卫排护送到桦甸县夹皮沟密营中休养。但是,他不顾疾病的折磨,仍然忘我地工作,常常彻夜不眠,不断地起草文件、写指示信、总结经验教训……身边的同志都为他的健康担心,不得不把纸笔藏起来,强迫他休息。魏拯民深知自己的病情严重,为了更多地为党做些工作,他恳切地说:“时间对我太宝贵了,趁我还有点精力赶快写完,请把纸和笔给我吧!”警卫员无可奈何地把纸和笔章出来,望着他那苍白、浮肿的面容,忍不住地哭了,抽搭着说:“政委,看你病成这样,还不……”魏拯民拍着警卫员的肩膀说:“哭什么,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

1941年初,住在夹皮沟的抗日老人陈德寿带着粮食刚要出屯,就被敌人抓住,老人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承认与抗联的关系。陈德寿被捕后,密营里就断粮了,魏拯民便和同志们一起吃松籽和树皮度日。2月中旬,警卫排长黄贞海派张子阳班长带两名战士出去搞粮食,但是,过了三天也没有回来。为了安全,他们转移到桦甸县牡丹岭北侧四道沟密营。这时,魏拯民的身体愈来愈坏了,黄排长不忍心看着他身体日益恶化下去,想打点野兽改善生活,给他补补身体。黄贞海早晨出去,晚上仍不见回来,魏拯民十分焦急。天黑了,两个战士背着被黑熊咬死的黄排长的尸体回来了。魏拯民一见,便昏了过去。

黄正海牺牲的第三天,陈德寿老人港避开敌人的监视,从围墙下面的水洞爬出来,冒着鹅毛大雪送来了玉米、小米、盐和火柴。老人见魏拯民病得站不起来了,看着锅里煮的都是树皮,伤心地哭着说:“魏司令,这些日子让你们受苦了。”魏拯民安慰老人说:“不要难过,革命就是艰苦的,我们吃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你别看敌人挺凶,可是他们不能永远侵占我们的中国,只要我们坚持斗争,总有一天会把鬼子赶出中国去的!我们还要打倒地主,解放劳苦群众,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是新中国的主人了。”

1941年3月8日下午4时,魏拯民所住密营突然被敌人包围。原来出去搞粮的张子阳于2月20日向敌长岛工作班魏德成特设队的高队长投降了,供出了魏拯民的密营在桦甸牡丹岭一带等情况。正在延吉县龙井镇(现为龙井市)坐阵的敌长岛工作班头目长岛玉次郎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于3月3日赶到桦甸,4日,带领日本宪兵和魏德成特设队共100余人在夹皮沟集结。5日,由叛徒张子阳引路向牡丹岭进发,搜索前进。8日,到达四道沟搜索一天,下午3时在891高地北侧发现了魏拯民的密营。敌分三路悄悄地向密营接近,当距离密营只有50米,敌人以为我军已无法抵抗时,便喊话:“魏拯民投降吧,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叛徒也狂叫“魏政委投降吧,皇军答应给你治病,保你当大官!”

这时,密营里只有12个人,他们发现敌人后,立即投入战斗,利用密营掩体向敌人猛烈射击;魏拯民虽然病卧在床,但仍坚持指挥战斗。然而,毕竟敌众我寡,战斗进行一个多小时,已有3人牺牲。魏拯民见天色渐黑,便说:“我身体不好, 走不动,我掩护,你们赶快突围。”但谁也不肯扔下政委撤走。魏拯民焦急地说:“赶快突围吧, 多保存一个人,就是为革命多保存一份力量。”但警卫战士们还是谁也不肯离开。魏拯民见此情景,深受感动,又用微弱的声音说:“这样吧,先由几个人打开突破口,我们再一起突围,”于是,他们先由4人打开突破口,冲了出去,另由4个人搀扶、掩护魏拯民突围。敌人发现我方突围后,集中火力向魏拯民射击。重病在身的魏拯民行动缓慢,刚走出密营20几步,便被敌弹打中,壮烈牺牲了。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将魏拯民的头颅割下,带回桦甸县城,悬首示众!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嚣张一时的日本侵略者终于失败了!烈土的遗愿实现了!

(朱宏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