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名家专栏
89.中秋他与山团圆
发布日期:2019/9/15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71044

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89)

开篇语

曹保明系人类著名文化学家、民族史口述文化学家(冯骥才语)、我国东北地域著名文化学家、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观网开启《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我们将以曹保明100部作品纪念他与祖国同生、同步、同行的70年……

《长白山冰雪文化》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版 

责任编辑 宋鑫磊 姜庆博

未标�?1.jpg

未标�?3.jpg

未标�?4.jpg

未标�?5.jpg

【小编絮语】

带上你的书 跟着你同行

我去浙江丽水影视拍摄基地采访归来,放下行囊的首要任务是为曹保明老师推介的第89部书写“小编絮语”。飞机上我便想,曹保明老师连过大年都是在把头、猎户、渔民家过,这个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会在哪里过?果然不出所料,他又到长白山去了,重新走进他抢救森林号子文化的岁月,走到木帮之中,与木帮一起抬木头,再喊一回号子,当一把号子头!再一次感受大山生动的记忆,重温长白山森林文化的绚丽。

与共和国同龄的年届70的曹保明老师,将他一生宝贵的40多年全部贡献给田野文化,他就这样一步步走过,走过长白山的春夏秋冬,走过一个个一年四季,那些大自然和历史的珍贵记忆,都进入他的记录中,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是人类文化的源头。

曹保明老师节日都不休息是他田野文化调查的常态,他总是不惊动任何人,悄无声息的进庄,可这一次,被吉林日报的记者祥子偶遇了、曝光了,在他采写的《中秋佳节的坚守》中,讲述那些不顾家人团聚,全力以赴地为游客的安全游览恪尽职守的人们时,正准备返程,忽然发现,中国最美奋斗者、民俗学家曹保明老先生正拄着拐棍,在两位学生的陪伴下,迎风站在观景台上一边观察一边往本子上记着。这怎能不令记者感动呢?曹老师告诉记者:今天是中秋节,景区的员工们没有和家人团聚,而是守望着这座大山。祖国的大自然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需要人来守望的,而景区的员工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守望着长白山这片热土,他们是东北大地上最可爱的人,所以我来看望他们、感谢他们。考察长白山森林文化,让我们沿着故事走,唱着号子行,森林采伐虽然停止了,但森林文化的抢救和记录,依然需要我们细致的去进行,不能停下保护的行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走进长白山,与大山的守望者一同过中秋,没有美酒,月饼碰杯,长白山是我的家,我是长白山人,回家了……

曹老师今天“一书一回忆”的是《长白山冰雪文化》,可以肯定,这是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表达。他太热爱长白山了,他对长白山怀着特殊的感情,他深知长白山与大东北地域文化的水乳交融,他深知长白山是冰雪文化的顶峰,长白山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文化,这既代表了长白山文化,还包括诸多独特性的文化。他提出了,冰雪丝绸之路,就是在这大山的山谷和森林穿过,形成了远古和现代的文化的类型。

山顶上的曹老师最挺拔,迎风抒写的曹老师最美丽,每一个爱家乡的人都应该像曹老师那样热爱长白山,他总结概括出来的长白山作为珍贵的文化记忆将永远传承下去。

(张彬彬)

【一书一记忆】

选择我们自己的那座山,长白山;选择我们自己的冰雪长白山的冰雪;选择我们自己的冰雪文化,长白山冰雪文化……

这是我们,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识同。长白山冰雪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具有长白山森林的特征;冰雪文化的特征,又有长白山山林冰雪文化、村落冰雪文化;江河冰雪文化的特征;文化冰雪文化的特征。

来自于远古时期长白山冰雪文化有自己清晣的传承性,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森林的采伐,就完全是利用冰雪才能上山,到达大树的树根下,进行采伐,采伐之后,还要利用冰雪进行运输,这又产生了更加奇特的冰雪文化。同时,长白山冰雪文化更加的细化。到冰雪开始开化的时候,要利用江水将木材流放到人们所需要的江岸,进行生活和生产的选择。长白山的冰雪文化,在茫茫的山岭中,冰雪文化巳成为人们生活的伙伴儿,他们利用冰雪,并且使冰雪成为自己的生活资源,而且创造性的使用这种资源。

与此同时,人们还创造了大量的冰雪记忆,这些冰雪记忆当中,有自己地缘记忆和地域记忆的独特性。同时又产生了许多冰雪艺术,主要包括雪屋子、冰灯等等,而且还有许多人文冰雪文化,那就是冰雪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多方面歌颂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可以从许多独特的冰雪生活中产生,这种冰雪的故事,离不开冰雪自己的特征特点,所有表现都离不开这座大山,于是,我们说,大山就是长白山冰雪文化的顶峰,它创造了丰富的长白山自己的文化,这既代表了长白山文化,还包括诸多独特性的文化,如冰雪丝绸之路,都在这大山的山谷和森林穿过,形成了远古和现代的文化的类型,所以我们很好的总结和爱护这座大山,那就是把长白山的冰雪文化概括出来,传承下去,弘扬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曹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