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非遗传承
韩国人又“抢风头”,中国人愁是不愁?
发布日期:2019/7/12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59344

04e1e84d61b0e3ee678f7c0282360b90.jpg

近日得知,韩国有9座儒家书院近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又是一件很“励志”的事,因为“儒家”是中国的国粹,“书院”是中国的传统。虽然我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作为“儒家书院”的“原产地”,我们在“申遗”这一项上还是空白。

韩国人敢于和善于抢在中国之前把一个个从中国人这里学来的本事“申遗”,对他们而言当然是好事,其实对我们而言也未尝不是好事。比如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把端午节“申遗”的事,后来知道他们申请的只是一个祭祀活动,并非把屈原或端午节变成了韩国的。或许是受此事“激励”,我们国家的端午节已在提出申请之后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韩国此次儒家书院“申遗”成功后,有人说中国四大书院郁闷了。其实也没啥可郁闷的,因为他们“申遗”并不影响咱们“申遗”。与申报专利不同,“申遗”没有排他性——可以说,韩国的“申遗”是给咱们“打了个样”、敲了个“警钟”、提了个“醒”。

其实在韩国把那个被我们误读为端午的祭祀仪式“申遗”之后,我们就该捋一捋有哪些可以“申遗”的项目。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与我们泱泱大国的地位和几千年的历史相比,还有很多的潜力可挖。

咱们中国人传统中有一些观念,似是而非,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有人至今仍奉为圭臬,比如什么“大音希声”“沉默是金”之类。而事实上,“大音”并不一定“希声”,比如我们的《国歌》,无疑是“大音”,国家级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各个频道(频率),每天都要播放;国家很多重要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和其他大事,也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宣讲,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大音”吗?

“希声”和“沉默”的结果,是大家习惯了“万马齐喑”的环境,很多该发声的事不发声。别的不说,就是一个“申遗”,如果没有韩国给我们的“刺激”,我们的日子也就那么过去了。而“申遗”的结果,是提高了那些事物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对于旅游或其他开发,都会利大于弊。

宣讲有利于传承,否则不要说那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少人问津,就连一些常识都有“断档”的可能。比如我在查找韩国9座儒家书院“申遗”这则新闻时,旁边推荐的新闻中有这样一则:《她17岁嫁给54岁花甲老人……》(标题后半部分我省略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花甲”指的是人到60岁。可是一个堂而皇之出现的新闻标题竟然把54岁称为“花甲”,这也太能开我们传统文化的玩笑了吧?

刚才我看CCTV中学生频道,一位讲语文的老师把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的“芾”字读作“fèi”,而从词典到我所听到过的其他读到这位书画家名字的人都将此字读作“fú”(米芾的名字还有另一种写法是“米黻”,而“黻”字的发音也为“fú”)。虽然“芾”有“fèi”的读音,但与这位著名书画家的名字并不匹配(除非能找到可以推翻历史的证据)。这种对历史和传统的不尊重,是我们应该正视的。

所以,我们更该为之“犯愁”的不是韩国人又出了什么“风头”,而是我们自己不论是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还是在接受现代知识方面的不主动不作为。对于经历了岁月洗礼和战火硝烟以及“文革”浩劫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它们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摇篮”和“根据地”。

7年前北湖公园刚开园时,在门前附近道路东侧围档的大幅广告上,有在这一带将要建设的一些楼堂馆所的介绍,其中就有个韩国馆。当然,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个“韩国馆”后来无声无息,是否建成或计划已做了调整不得而知,但是中国与韩国这对近邻,打交道是少不了的。

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韩国人这种在文化领域也像足球赛场上一样的“拼抢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77f34bde73f27925216f582b52a3e5ba.jpg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北湖月光 《家在北湖》209期 作者陈明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