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兵创业英雄榜 军人
...
“第五届舌尖上的影响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北
...
粮食稳,天下安。夏粮再获丰收之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第三次现场经验交流会。
“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是爬坡过坎、持续优化的过程。要乘势而为、正视差距,精准施策、加力提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强调,要更加注重“三产融合”和“三链协同”;更加注重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更加注重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和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各地在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践中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会议期间,多个典型地区和企业与参会代表们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发挥优势做强特色 全面实施“五优联动”
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
河南省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国内市场上,每10碗中国粮,有1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1个用的是河南面粉;每10个速冻食品中,有6.6个出自河南。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宇松表示,河南省通过实施“五优联动”,正推动着粮食资源大省向产业经济强省迈进。张宇松介绍说,河南省通过狠抓粮食加工枢纽引擎作用,强力推动优粮优加。2018年以来,全省粮食行业发挥主食产业优势,补齐加工环节短板,深入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不断增加优质粮油的有效供给。2018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032亿元,主食产业化率达到48%,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86%。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东锋介绍说,通过大力推进优质粮食订单种植基地建设,在主产区县建成9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220余万亩,合作主体包括各类农业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00余家,惠及农户48.7万户,帮助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山西省立足“杂粮纯优势,小米大产业”,大力打造“山西小米”区域公共品牌。成立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负责“山西小米”品牌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云龙介绍说,通过精心遴选,确定忻州“好粮油”示范市和15个“好粮油”示范县。坚持示范市(县)人民政府是实施主体,依托有经营规模、有品牌影响力、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依托县域培育粮食产业集群,促进“五优联动”。
抓住粮食核心竞争力 推动“三链”协同发展
所谓“三链”,即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基础优势、短板弱项、潜力空间等因素,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有针对性补齐短板,加速延伸产业链。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突出优化创新链。突出产品提档这个前提,抓住品牌带动这个重点,强化业态升级这个关键,不断提升价值链。
河南漯河市临颍县享有“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的美誉。这里,拥有美国嘉吉、河北养元、福建盼盼、福建雅客、福建亲亲等各类规模以上休闲食品企业100多家,税收超千万企业11家,国内休闲食品企业10强中有8家在此投资建厂。在河南省漯河市市长刘尚进看来,产学研协作十分重要。他表示,漯河市财政原则上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专项奖补资金,大力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研发,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继培育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等等。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工业大学、漯河食品学院与江南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建立了漯河市休闲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和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近三年,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25次,解决难题15项。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平平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三大改造”,示范带动了主食加工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五常大米”连续三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2018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677.93亿元,一年净增7.23亿元。黑龙江省五常市市委书记张希清提出“打造高效优粮产业”。一是发展特色大米。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发展粥米、胚芽米、富硒米等功能大米,推动五常大米多样化、差异化发展。二是做强精深加工。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端设备和先进工艺,全市293家大中型稻米加工企业全部实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无尘化加工,智能化、自动化设备达到80%以上。加强稻米深加工及稻壳、稻草、米糠、碎米等副产品利用,促进五常大米产业生态循环发展,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
中粮贸易作为中粮集团粮食流通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依托粮库,打造有效衔接粮食种植环节和下游加工客户的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专职监事朱福堂表示,经过三年探索实践,订单农业、粮食银行、综合农事服务三大“拳头产品”日渐成熟,到2018年,农业产业化合作面积达到1234万亩,掌控粮源240万吨,建立基地345万亩,签署订单340万亩,惠及农民14.86万户,农民增收541万元。(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