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榜上人物
深山里的“榛子大王”
发布日期:2019/6/15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159136

这是一个农民创造的奇迹 “榛子大王”吴中波 他不是造福一方 而是惊动了世界 踏着浓重的秋色,走进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深山,那里有一位闻名遐迩的榛子大王,名叫吴中波,他带领当地2000户农民脱贫致富,栽植面积10万多亩,将荒山变成绿山,绿山变成金山银山。 他创建的村级合作社直通国际舞台,世界各国的榛子专家频繁光临这里。世界榛子大会的主席Celal两年来了4次;美国的驻华大使来了;土耳其Altas公司总经理来了,意大利费列费公共关系总监王小平也来了。 他创建的德盛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国家林业的重点龙头企业。他本人有了一大堆光环,成为市拔尖人才、县市人大代表、返乡创业带头人等。每当榛子丰收的8月,大山里过起榛子采摘节,昔日深山老林,火爆得堵满车、挤满人,几千人来了。 网民们力荐他上《中国观网生态文明建设领军榜》,于是,中国观网副总裁王宝带队,记者们来了。

从伊通县景台镇驾车直奔秀山村,立刻感到大山的气息、榛子的气息,路口的巨幅宣传牌上有“秀绿山也”的榛子广告,车行驶的这条水泥混凝土路名叫榛子大道。沿路十多公里直通山里,路上偶尔遇到村民,都会向车里的吴中波热情地打招呼,这里的百姓都把他视为福星,给这里带来了好运和幸福。 车至四面环山的德盛农牧大院,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会议室的长桌上摆着榛子、榛仁,展柜里是琳琅满目的榛子衍生品:榛子酱、榛子茶、榛子油、榛子酒、榛子露、榛子粉、水果榛子、原味榛子、榛子碳木棒、榛子保湿滋润乳液、榛子洗面奶、榛子壳粉、榛子壳压塑木等。啊,小小榛子,串起一根“黄金链”呢。周围萦绕着淡淡的香味,原来几炷榛子香正缓缓地燃着。


微信图片_20190615144109.jpg


淳朴真诚的吴总首先带着我们山下山上地参观,令未曾见过榛子怎么生长的我们眼界大开。走进有机生态大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一年生的榛子苗,走到二年生的榛子苗,榛子苗的上方,是一行行的喷雾头,浇水只要一开闸,便均匀地洒下珍珠般的水雾。 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低接触观察榛子苗,它的叶脉不那么光滑,而是有些柔软麻嘟嘟的。吴总说,咱们喝的榛子茶,就是这榛子叶做的,有抗衰美容、抗癌、助消化、降脂降压等功效,榛子树浑身是宝。 他说,再有20天这些树苗就可以挖出来移到山上了。我们惊愕,那就要降霜了,小苗能抗住寒冷吗?他笑道:别看这小苗单薄,他们能耐得住零下38度的严寒呢!榛子苗的经济效益可观,每株5-7元不等,每个大棚种植四万多株,基地像这样的大棚有28个。我们不由地一齐“啊”了一声。

大山上的榛树林,一排排列开浩大的阵容,从山脚一直排到山顶,秋风拂过,色彩斑斓的叶子动起来,像在欢迎我们。树下是厚厚的婆婆丁,像海绵垫子般暄腾,不用挖,用手拔,又嫩又大。

一棵老树站在年轻的榛子树中间,鹤立鸡群,上面结满山梨,吴总一摇晃,树上的梨便落了一地,边捡边吃,酸甜可口。有小松鼠跳来跳去,吴总说,松鼠最爱吃榛子,但一点也不祸害榛子,而是一棵树一棵树地吃,决不会啃一口就扔。这里还有黄鼠狼、蛇。我们顿时大惊,那黄鼠狼不是害人精吗?吴总笑道,不会,都是我们的近亲近邻,没准还能保佑我们呢,人与自然是可以合谐共处的。 讲起这山这水,吴总的陈年老话像美酒一样滔滔不绝,眼睛里闪着愉快的光芒。让你感到,他真是大山的儿子,太爱这片土地了。

我们在榛子树间徜徉,有4岁的、5岁的、最大的6岁。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吴中波是2011年回村的,所以没有年头更久的榛子树。他说,因为家穷,只念了初中,就回家种地。他不甘心命运的安排,18岁那年走出大山,一个人到外边闯世界。几经打拼,从一个农民工变成一家水利工程公司的经理。有钱了,念念不忘来处,看到家乡那一座座变得光秃秃的山,看到还在贫困线下过苦日子的父老乡亲,吴中波那根植于内心的农民情怀波动了。2011年他做出一个让亲朋好友震惊的决定,他要打回老家去,让家乡的山变成他儿时玩耍的绿色大山,让绿色的山变成金山银山。 他带着上千万元的资金,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开始承包200亩荒山。国家一直倡导退耕还林,要种树,哪个树种既能绿化荒山、又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他听说中国的榛子大多依赖进口,90%都是欧洲榛子,他小时候吃过野生的榛子,这大山的气候适宜,可以长榛子的。为什么自己不种榛子?就像习主席说的:自己的饭碗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微信图片_20190615143640.jpg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足迹踏遍东北三省,进行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学者,请内行的人指导。了解到,榛子具有修复生态的功能,还有高于玉米三到五倍的经济价值。并且这里是黑土地,昼夜温差大,植物休眠期长,榛子的品质得天独厚。榛子树龄长达50年,是一劳永逸的项目。 榛子的品种有二百多种,哪一种榛子最适合当地?他将山地当成试验田。到世界上榛子种植比较有名的16个国家考察,包括排行前五的土耳其、意大利、美国、阿塞拜疆、格鲁西亚等国考察。经过两年的培育、实验、论证,他选育品种69个,找到了最适合东北种植的四个榛子品种:达维、B21、辽榛3号、玉坠。 要想富,先修路,吴中波返乡第一件事儿,就是修路,我们走过的十多公里的榛子大道,就是他修建的,打开了秀山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途。

2013年,吴中波成立了吉林省德盛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5平方米,年生产加工能力500万斤。同时,公司与吉林大学生物学院开展技术合作,走“基地+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运营模式。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等六所大学在这里建科学实验基地,从食品、日用化妆品、保健、医药等多个领域开发产品。2014年,公司生产的第一批榛子油710斤出口德国。2015年,在“中国吉林东北亚博览会”期间,公司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就榛子的21个品种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深加工后的榛子产品在北京、长春等地定点销售,年产值超过千万元。 吴中波被吉林大学聘为教授,学生到山里实习,他亲自讲课。他与吉林师范大学联手在榛子林实施生物菌防治病虫害的研究上,取得世界性突破。迄今,公司已经获得7项国家专利。 2015年公司经省工商联批准,成立了吉林省榛子商会,以商会形式与国际市场对接。这个远离市区的山区,成了他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

我们在一块立着助学林的石头前驻足,吴总说,这七亩地上种植近800棵榛子树,是我们公司免费提供的,种树的是附近村子、乡镇的10名特困家庭的孩子。榛子树的每一个成长环节孩子们都要亲自动手参与,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环境、热爱劳动、关注食品安全、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让榛子树与孩子一同成长。 他指着远处,那边还有一片扶贫林,几十万棵榛子苗是公司送给有栽种能力的贫困村民的。 山腰上是村里的社会福利院,每逢节日,公司都会慰问那里的孤寡老人,从不间断。  

规模化生产,带来了当地2000多户村民致富,每年8月榛子采摘季节,村民都像过节一样。于是,2016824日,伊通首届榛子采摘节应运而生。榛香四溢的大果榛子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体验到采摘坚果之王的魅力和快乐,对于调整当地种植结构,构建农业生态旅游,打造大果榛子产业品牌,都起到极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说到这里吴总神采飞扬,我们一行也期待着来年榛子采摘节决不错过。

在山顶的榛子林中,我们正式采访吴总,他说的真好:“从世界看我们,中国榛子的发展还比较慢,但是给我们十年到十五年的光景,我们一定超过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土耳其;我们的榛子产业未来要做成伊通县的一个支柱产业,也要成为吉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 听着吴总声调低沉、却铿锵有力的话语,我们都陶醉了,他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是返乡创业的旗帜,正是我们中国观网寻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军人物。午餐时,吴总拿出秀绿山也榛子酒,味道的确不同,最令人兴奋的是,这酒还未上市,待到这酒享誉中外那天,我们可有吹牛的了。秀绿山也,秀山是村名,吴总要让这里的山变绿,然后农民们就可以之乎者也了。哈,这个品牌,超棒!榛酒不醉人,使我们醉的是这艳阳高照的秋天,这美丽的五花山,这正在变红的漫山遍野的榛子树…… (张彬彬 王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