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非遗传承
赵东升:关东天气谚语申遗通过市级认定
发布日期:2024/6/19  发布者:admin  浏览:20604


【编者按】赵东升先生关东天气谚语申遗通过了市级认定,今年,开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再此,特约赵东升先生将申遗的过程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感受赵先生走过的路。


天气谚语申遗之路

作者 赵东升

640 (1).jpg

科普小册启初心


地处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接壤处的大黑山区景台镇,是关东大地的腹地,特殊的地域地貌让这里成为气候独特,隔道不下雨,十里不同风的“气象特区”。

四周下雨中间晴,最后再来扎老营,见苗七分喜,南跑北颠离不开大黑山的风水宝地。

经历过六十年代的饥寒困苦,人们都有着改变生活现状的强烈愿望,儿时曾帮母亲抬水给集体夏旱浇高粮苗。上小学时春旱,学校支农组织学生抗旱浇水种玉米等等。这些都成为我立志观测天气变化,防灾减灾志向的萌芽。

六九年冬在长春重庆路新华书店,有幸翻到一本“少年气象学家”的科普小册子“”,如获至宝。在那个年代科技书稀少,它像让我像淘到丰衣足食的法宝,看到实现理想的希望。书中有如何观风云识天气,有动植物测天气,也有自制作土仪器,建气象哨的方案,由其十几条天气谚语,使我眼前一亮。眼前浮现岀孔明掐指一算借东风和村邻老农慧眼测天气的场景。联想到领袖的教诲“人们要想从自然界里获得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了解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

想干就干,一九七一年春,一个自制的风向标在农家庭院立起,昭示着一个山沟里庄稼人自办气象哨的诞生。从此我与气象观测和天气谚语结下了五十年的情缘,逢人说话多“聊天”,对蚂蚁搬家,麻雀开会,泉水涨落等都细心,看的如痴似呆。凡是对天气变化有灵感的动植物都是捕捉天气变化的信息。但开始不像想象那样准确,更不像有经验的老农用得那么得心应手。后来经过去伪存真的耐心细致观察总结,才收到准确的预测效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得到了乡邻和领导的赞许。

通过观察“蚂蚁搬家”,我发现不是每次搬家都预示要下雨,而且从地势高向低的地方搬家还预示着干旱。

“春雨贵如油”也不单是形容春雨的稀少和珍贵,而是因为春季种子发芽出苗主要需要地温,春雨多则易坏种芽涝,只有春雨少些有利于出全苗,所以贵如油。

特别是“大风百日雨”,一场超过六级大风决不是孤立的,必然有它的前因后果。这条谚语全年都比较准确,但用冬春的大风预测春雨和汛情相关性更好。

这些观测总结,使我尝到谚语的甜头,也体验到它的神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搜集品验和使用谚语的方式方法。感悟到自然界万物对大的天气变化都有明显前兆,而每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都有“半仙之体"。而天气谚语就像东北农户家贴的玉米面饼子,越慢嚼越香也消化得越快。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普及,传统农业退出历史舞台,观察使用和懂得天气谚语的人迅速减少。这么博大精深的传统气象文化不应该被淡化和自消自灭,正当为此焦虑时,得知国家气象局长郑国光中学时代也办过气象哨,而且也是个天气谚语迷。对我的想法很重视,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坚定了传承的信心。所以在停止日常观测记录后,我集中精力于搜集整理谚语上来。

景台镇志录用了我提供的关东天气谚语,伊通文联主席,伊通气象局长等把他们珍藏多年的天气谚语书送给我,还把我搜集的“关东天气谚语”印入册子和传单,在世界气象日发放。二O一二年当我从气象杂志上看到浙江台州的林志尧先生的气象谚语申遗成功,使我更增加了谚语传承的热情。


谚语大观承使命

二0一四年三月十三日,儿子从网上购到由王奉安等几位专家主编的“中华气象谚语大观”。大观汇集了全国各地四万余条谚语,而且地域清晰,条目有序。

但也发现谚语中有些谚语多处重复现象。“春雨贵如油,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和蚂蚁搬家蛇过道”等等。这些谚语一是适用性广泛,二是流传的原因,因此准确率不高。

其实每条谚语只有在它的原产地才最准确,但流传的年限久远,很难考证其出处。只有细心观察反复验证才行。可有的带有地名的谚语也能证明是原产地,如当地的“邢大山戴帽下雨:大黑山收云转晴。转圈下雨中间晴,最后才来扎老营”等等。为此才萌生了为“关东天气谚语”冠名和申遗的想法,目的很简单,因为这个区域经纬度接近,地形地貌相似。更是为便于使用者查寻,爱好者传承。免得在气象谚语中大海捞针。

当我走进伊通县文化局申遗办公室说明来意,负责人热情的接待了我,逐项按条对接,文件上没有民间文学这项条款,虽然现在不能申报,但他很支持我的精神和想法。嘱咐我坚定信心,他会替我向上级咨询和申请的。

二0一五年夏,由于年龄大了,告别家园随儿子到上海居住,但谚语书籍和相关资料一直随行,“关东天气谚语”就是这几年汇总整理的。虽然是远离家乡田园,但好在赶上信息时代,借助网络把谚语按节气和农时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有时带着孙子在公园或小区观察蚂蚁搬家和蚯蚓出土,蝴蝶,蜻蜓和蜜蜂的活动情况。将谚语改编成童谣如“小蚂蚁,小蜜蜂,小云朵,小麻雀”等等。并传教孙辈吟诵,石灰小学的师生在自然课堂上科普天气谚语。

二0二一年气象读书会的王元红会长得知我的申遗愿望,帮我制作微信宣传片,提供平台并广泛转发。读书会的诸多专家老师和社会各界亲友也给予热心支持,并出谋划策。也许是心诚则灵吧,就在这时伊通县申遗办领导告诉我,天气谚语能以“民间文学”的形式申遗了。从申遗材料上看,绝大多数的非遗项目都能够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而天气谚语则是纯公益性的项目。天气谚语作为传统气象文学,虽然不能给我带来直接的利益,经常不被人理解。为了通俗易懂适用,我把使用谚语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事例和体验感悟写成“谚语故事”,“气象哨兵”。呈现给民众网友面前,如果切实能发挥科普和传承效果就更心慰了。

去年关东天气谚语申遗通过了市级,由于我家所处吉林省中部,而吉林省又正位于东北中部,这一区域气候特征和气象变化特点大体相近,所以有很强的代表性。为了能更科学广泛地发挥作用,所以努力再进一步申报省级非遗。申遗的过程同样也是传承继续,近些年来也结识了各省一些业内的谚语爱好者,也纷纷表示要将天气谚语这颗瑰宝发扬光大。通过现代科技的大数据,云计算筛选,使其对号入座摆上预报员的案头,解决目前当地预报瓶颈难题,为防灾减灾作出贡献。更希望有一天气象谚语能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我也能岀一份力,做一点贡献,实现多年的愿望。

在申遗审核中,要填写五代传承人,天气谚语属于民间文学,多源自社会流传。不同于其它技艺,很少密不外传,门派帮规。但好在祖祖辈辈都在农村土生土长,每人都是发明者和受益传承人。这也是民间文学申遗的特点。

其实近几年来网上有些农技老师开始宣传天气谚语,更多是关乎年景的。但普遍都是讲词条,而无解读和如何验证。全国天气谚语几万条,有的各说各理,互相矛盾。如何古为今用,土洋结合才是弘扬传统气象文化的目的。

我本身就是个农民,生长在农村,从事了六十来年的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一代人,绝无仅有。而且又有从事业余气象观测五十年的经历。如果认真总结,积累一些经验和感悟,想以咨询的形式根据网友们所提出的问题录制成小视频,这样更能接地气,科普的效果会更好。如果以后能回家乡,步行在街中岭上,直接直拍动植物变化,风云变幻和谚语中的真情实感。还原谚语的本真和原生态。春旱会慢赏“老君炼山”如何把雨焗来,盛夏傍晚观看“老阴接驾”,秋高气爽的云卷云舒和冬日照雪地晕华挂双饵。进农户坐炕头取经讨教,观炊烟升降,庭院家禽聊天,听麻雀开会,寻草丛蚁踪。那样更能进入“格物致知”的境界。传统农民的“半仙之体”就是这样修成的。

真诚的感谢帮我申遗的各界专家老师,各界亲友和我的申遗团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天气谚语的申遗传承之路坚定的走下去,使其发扬光大!


编审:张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