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兵创业英雄榜 军人
...
“第五届舌尖上的影响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北
...
记者采访手记:
他的执着令人感动:一辈子都在为“关东天气谚语”奔波搜集整理,乐此不疲。
他的急切令人心动:年过七旬,记忆力、智商每况愈下,他不想把这些传统气象文化知识和自己几十年观察体验感悟带到另一个世界。
赵东升的祖上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他的父亲、爷爷都是有文化的农民,气象谚语经过口口相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
他对关东天气谚语有着深入骨髓的喜欢,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农业科技落后,常经受饥寒之苦,为了实现饱暖的愿望,他高小毕业回乡,自发地办起气象哨。没有报酬,没有专业知识,全靠父老乡亲的口传,以自然为观测场,能够分辨上百种云,懂得高低气压,冷暖气旋,大气环流等专业术语,学会了画天气、曲线图、点聚图和优选法。仪器虽然简陋,方法也很简单,但与天气谚语和老农看天经验相结合,再加上被任用为村农业技术员,有很多便利条件,如虎添翼。
关东天气谚语内容丰富,既涵盖自然界动植物,又包罗风霜雾露,日月星辰。赵东升通过搜集验证,整理出2200余条,分门别类,在时间与空间上各有体系。除却自然界物象篇,还包括以二十四节气、民俗节日等时间段为代表的传统节令篇,也有根据谚语改编的童谣、各行各业的谚语散篇,加以干支推演,辨证预知天气、服务劳动生产。
赵东升为了将关东天气谚语保留下来,传承下去,虽然深居闹市,经常带着孙子和学生们到公园观察“蚂蚁搬家”“麻雀开会”和蚯蚓出洞、池水翻塘,并把一些谚语改编成童谣,供学生们吟诵,让谚语进入校园,深入下一代的工作生活之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
近几年,他想到传承东北气象谚语的最好办法,那就是申遗,让它成为永久流传的民间文化,他现在心心念念地申遗,即便到外地子女家,仍在为此努力,孩子心疼地说:“老爸有点儿走火入魔,就不能消停地轻松地安度晚年吗。”
在当下这个追名逐利的年代,谁能理解?
中国观网转载他写给记者的一封信,也许能以微薄之力帮助到他。帮助他,不是帮助他一个人,而是让气象谚语,服务面更广,传承路更宽,影响度更大,造福人类。
我的气象谚语申遗之路
赵东升
记得八岁那年的夏天,我刚上学,因为长时间少雨,学校放假回队参加集体抗旱。我和母亲抬水向一里外的东山坡高粮地浇苗。下午二点多从西窑山后涌上一排乌云,并电闪雷鸣,一阵冷风过后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很疼,看这架势一场大雨就在眼前,人们不顾队长劝阻奔跑避雨。可转眼间雨脚向山南滑过奔向伊通河方向,人们七嘴八舌议论“老天爷”偏心。大黑山区像是后娘养的,大旱之年总是最后下着透雨。
大人的话我似懂非懂,晚上向父亲讨教,刨根问底。父亲解放前读过初中,是屯里的“文化人”,热心地讲起了家史:
咱家祖籍山东,太爷自幼聪明好学,科考中秀才后随父兄“闯关东”,到这里安家扎根后,对当地风土自然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这里十年九春旱、经常偏雨现象更加细心观察。详细品验了当地流传的“景台人:地不平,转圈下雨中间晴,等到四周都下好,再到这块扎老营”的民谣。
结合着大院墙东的梨树园的麻雀开会和山弯大榆树上鹊雀的叫声,形成了自己的预测天气的“偏方”,秀才有个晨练的习惯,一天晨练时听到鹊雀叫声闹心,看天气没有下雨刮大风的迹象。凡事细心的他,顺着叫声走到近前,鹊雀不但没惊飞,反而对着树下叫声更甚,往下一看一条锄杠粗的“野鸡脖子”毒蛇正欲往树上爬,太阳光照在蛇鳞上色彩斑斓,张口吐信使人毛骨悚然。太爷是位慈善人,只好打草惊蛇,把它惊回洞中。由此信奉易经和风水的秀才,留下遗言,身后葬在此地。
“鹊雀吵,有雨到”是他亲自总结的谚语。爷爷悟性很好,传承父亲的经验结合自己种田、打猎的实践,大旱之年也能丰收。乡邻们佩服他的本领,送他绰号“龙王爷”。我的父亲是附近最早用“矿石收音机”听天气预报的人,他靠养蜂品验风雨、霜冻等天气变化。
这些耳闻目染成了我长大痴迷气象的启蒙!
一九七一年,受一本《少年气象学家》的小册子鼓舞,依瓢画葫芦把自家棚杆抽下来,做成风向标,用瓶子制作“空盒气压表”,开启了我五十年业余气象观测风雨的历程。
赵东升50年间收集的气象资料
张荣久大爷“风转八变,不用掐算”的谚语和钟喜春大叔放羊“羊恋坡,天必变”的看天经验,尤其是县气象站李长立站长,虚心拜老农为师,用老农气象顾问徐贵山的旱涝丰欠记忆,总结出《伊通县气候变化规律》在全国气象大会上发言。
这些事例和知识,我都如获至宝。当我能用“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和“春雨贵如油”等谚语为大旱之年抓全苗发挥作用时,有位当队长的姐夫半开玩笑地说:都说“龙王爷儿子会浮水”,原来龙王爷孙子更会水。
这也许算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吧!
五十多年来,经过细心搜集整理验证,我修订了《关东天气谚语》和看天经验2000多条,这些知识已经成了我为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服务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曾为《伊通县气象志》《伊通县志》《景台镇志》提供气象数据、谚语。
在世界气象日时,我还走上街头,配合伊通县气象局散发气象谚语传单,答疑解惑。
随着传统耕作被规模经营所取代,加上现代气象科技和信息服务显著提高,人们似乎不大需要直接观察气象,费心劳神了。但是天气预报的几个瓶颈仍然很难突破,如遇突发性自然灾害或信息中断,人们便失去自身判断能力和应变功能,这时候就能看出传承天气谚语的必要和必须。
天气谚语是人身临其境之中的感悟,是传统气象文化的结晶。这些老话俗语,最接地气,能极大的提高专业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使用效果。让百姓不再只是受众,而提高到天气预报的参与者。更有利于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从而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一文化瑰宝如何得以传承,古为今用,与时俱进,为解决现在天气预报中“三难”瓶颈发挥作用?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10年前,当得知时任中国气象局长郑国光中学时代也办过气象哨,也是个谚语迷,并以此确立了人生志愿,一生献身气象事业。于是我给他写信,谈了我对谚语的传承危机的看法,局长及时批复表示支持。省、市、县气象部门领导登门专访,听取建议,并被录用为县气象业余信息员。
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现代化突飞猛进,全部与国际接轨,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但预报中仍有难题。而天气谚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将像中医中药一样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金钥匙。
随着二十四节气在国际上申请非遗成功,浙江省林荣华的天气谚语也成功申遗,更加坚定了我申遗的信心,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因带孙子离开家乡去南方七年了,但不论走到哪,与气象部门联系都很紧密。通过网络把“关东天气谚语”传播到东北和祖国四面八方,广受关注和赞誉。
现在我正在东北气象谚语申遗的路上,我所在的家乡伊通文旅局已经将我的申请递交到四平市文广新局,希望这一文化硕果能够得以传承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