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兵创业英雄榜 军人
...
“第五届舌尖上的影响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北
...
坐席
蛤蟆头
烟雾迷迷蒙蒙
南北炕
人客(qiě)满满登登
八仙桌
四凉四热烧刀子酒
庄户人坐席——
一口土酒
就点燃了老东北火辣辣感情
都是
闯关东的兄弟
风雪中
都有着过命的交情
看看粗糙手掌
哪一个不是
生死场上拜把子弟兄
一家子办事儿
点燃了全屯子热情
老亲少友聚一起
连大冰大雪都动容
后辈人结婚
顺应了上苍天命
一个新家
就是一炬燃烧的火种
狩猎,淘金
放排,凿冰
……
关东山香火不能断哟
男婚女嫁
才是人间最耀眼的黎明
酒碗
慢慢举过头顶
土酒
早已把热血烧红
关东人
哪怕喝死也高兴哟
一桩喜事儿
就是一座崛起的生命长城
坐席——
老东北绚丽风景
大碗儿酒
浇筑了壮美人生
每每看到
老榆木的八仙桌
我便对那
沧桑土地充满了深情
刨粪堆
老北风
小刀子一样擦着皮肉
白毛霜
丝丝缕缕结成冰溜
关东汉子刨粪堆
沉重大镐
多像在大地上拜叩
粪渣子
凉冰冰崩进嘴角
木镐把
硬邦邦震开了滴血虎口
望着大山一样粪堆
庄户人有一个
比大山还高耸的祈求
头一镐
托付给刚入土的高粱
第二镐
拜托给了圆滚滚的大豆
第三镐
是对春天憨实嘱托
第四镐
是和秋天一次深情握手
刨粪
为的是种好庄稼哟
可庄稼里面
珍藏着一轮人生日头
每一镐下去
哪里刨的是粪堆
那是关东人用镐头
给自己的命运加油
镐头刨下去了
大地会战抖
汗水流出来了
苍天从不回扣
关东人
这么一镐一镐刨下去
沉甸甸镐头
暗含着对生存的朴素坚守
老笨井
辘轳把
嘎吱嘎吱摇动
牵引着
老线麻沉甸甸井绳
柳罐斗
晃晃悠悠上来了
漂浮着
一颗颗困顿不堪的星星
庄稼院儿的老笨井
装载着
全屯子的性命
它用
笸箩一样大水面儿
映照出庄户人
苦辣酸甜的心情
其实老笨井——
更像
大地深情的眼睛
那泉涌不断的泪水
竟酿造了
关东人乳汁、汗水
和不屈不挠的生命
小小井台
演绎着人生万千风景
年轻人
用扁担传递情爱
老年人
看水井掐算收成
小寡妇还是熬不住了
挽着月光
竟投身井下寻求梦境
……
老笨井啊
关东山沧桑见证
辘轳奏响
遥远悲戚的歌谣
一声声哟
似乎比推倒大山还沉重
看家老狗
房檐子
倒挂着白亮亮冰溜
冒烟雪
扯天扯地封堵了门口
荒寒的
村庄多沉寂哟
雪壳子里
趴着默默看家的老狗
白雪
覆盖了脊背
雪花儿
遮挡了双眸
寒冷中冷眼看去
那就是一块
纹丝不动的石头
虽然老迈了
一点力气都没有
有时
挣扎站立起来
老胳膊老腿儿
都会瑟瑟发抖
偶尔冲天吼叫一声
声音里
包裹着岁月的衰老与哀愁
毕竟年轻那会儿
也曾有过生命的抖擞
咬死过恶狼
看管过牤牛
看家护院的时候
哪怕一只小小野猫
也休想溜进土屋门口
如今老了
夕阳
照进了每一块骨头
只要
陈年老屋还没有倒塌
哪怕
到了、到了生命最后
它依旧
会像石头一样默默坚守
锢炉匠
脚丫子
磨薄了山岗
肩膀头
落满了清霜
关东山的锢炉匠
靠一根扁担挑
着命运大山在闯荡
鋦盆、鋦碗
鋦锅、鋦缸
吆喝声
浸透了生活辛酸
鞋底子
传递出命运的荒凉
疲惫的脚步
踩踏出东山的月牙
冒气儿的汗珠子
滚落了西边的太阳
老黄狗
汪、汪、汪追赶着撕咬
大鹅子
哏嘎哏嘎撵出了院墙
锢炉匠
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用生命筋骨
缝补着生活缕缕的创伤
村头老树下
当院鸡窝旁
滋啦滋啦的炉火
又燃起庄户人破碎的希望
皮钻
钻出了岁月毛孔
鋦钉
缝合着人间忧伤
锢炉匠——
大风大雪打磨的梦想
总试图
用皮钻和鋦钉
缝合好
关东人生命的河流与山梁
作者王长元 1959年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县)大赉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联副主席,长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在《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延河》《作家》《清明》《春风》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诗集1部(与人合著),专著1部。曾荣获首届梁斌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一等奖、中国网络文学奖、东北文学奖、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贡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