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兵创业英雄榜 军人
...
“第五届舌尖上的影响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北
...
二月二龙抬头
阳气回升,地气渐开
春雷滚滚,江河解冻
冬眠的动物及昆虫复苏
万物生机盎然
地平线下的“东方苍龙”
醒来了
渐渐地抬起头
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到了
驾车行进在长春莲花山的山间小路。就像皇帝选妃一样,我们在闪闪而过的景色中要选一个山远些、水近些、视野开阔的地方拍摄二月二。因为龙抬头嘛,要找一个能施展开想象的空间。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四家乡一带,顿时眼前一亮,这里山峦起伏,田野从脚下铺向远方,与一片碧玉般的水域相连,那不是长春的水源地石头口门水库吗? 大家欢呼着跳下车,库区沿岸群山环绕,丛林覆盖,水库仰卧在万昌、四家乡、波泥河、放牛沟等乡镇的环抱之中,滋养着辽阔的土地。我们曾经走近这里的水,品尝过这里的鱼,为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这个大型水库向南逐渐开阔,最宽处达6公里,而最狭窄处仅有360米左右,宛如一瓶口,石头口门的名字大概就与此有关吧。最对心思的是这里还是大清龙脉的尾部,沾上一个龙字,一不小心,我们撞上了拍摄二月二的最适合之地。
北方的阳春三月,地表的冰雪开始融化了,我们循着有秫秸的垄台向水边靠近,越走地越湿,扛着摄像器材的摄影师大喊:“往哪里走啊,这就挺好啦!”哈,轻手利脚的,忘了扛着长枪短炮的。憋了一冬的我们,走进大自然就像突然放飞的小鸟,翅膀展开就收不拢了,就是想撒欢地飞呀飞。尤其是施立学老师,像个童心未泯的孩子王,只要时间允许就要玩个痛快。终于,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消停了,支起三脚架,调好焦距,开工。
主持人问: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世界上有龙吗?有人见过龙吗?
施立学老师开讲了。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相传这一天龙开始抬头了,所以中华先民才纪念它,并成为一种传统节日。
这个龙不是动物的龙,而是来自古老的天文学,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回升,地气渐开,春雷滚动,江河解冻,大地回春,各种冬眠动物及昆虫开始伸展腰肢,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龙为百虫之长,能兴风雨,利万物,被列为四灵(即麟、凤、龟、龙)之一,关于龙的形象众说纷纭,麟首,鹿角、兔眼、牛耳、蛇颈、蜃腹、鲤鳞、鹰爪、虎掌,能播云布雨,滋养万物,且是阴中之阳,水中之精,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至高无上,是吉祥的象征。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大仓满,户户小囤流,人人剃龙头。”于是,这个日子的民俗活动很多,有早起的习俗,免得压住龙头,一年精神不振;先生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业有成;剃龙头,使人头轻目爽,聪明伶俐;还有吃猪头肉的习俗。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
总策划:王绍波 张彬彬
解说:王绍波
摄制:张立新 王栩 张多娇
撰稿:张彬彬 张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