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兵创业英雄榜 军人
...
“第五届舌尖上的影响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北
...
编者按
今天是正月十六。按农历算,81年前的农历正月十六,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带着对杨靖宇将军的缅怀和追思之情,我们又一次想起两年前,穆占一同志的文章《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 ——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时刻》。这篇文章于2019年2月22日发表于《吉林日报》。文章一经发表,人民网、搜狐网、中国吉林网等10余家中央级、省级媒体纷纷转载,反响强烈。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是因为作者对英雄杨靖宇的崇拜敬仰热爱。这种爱毫不空洞,而是"学党史,见行动",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做实事。2019年11月,在党史研究室的牵头策划下,杨靖宇孙子马继志一家从老家河南来到长春安家落户,英雄后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得到了精心安置。此举发自真心,令人动容,轰动全国。至今这股红色潮仍在吉林大地涌动,成为红色教育的澎湃力量。当我们在今天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重读此文,仍心潮激荡,热泪盈眶,这是一篇与英雄精神同在的泣血之作,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更是传承红色血脉,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动能和力量。因此重新发布,以飨读者。
2019 年 11 月 4 日杨靖宇将军孙子马继志一家从老家郑州抵达长春,受到吉林人民的热烈欢迎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
——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时刻
穆占一
时间回到1940年初的寒冬时节。
由于日本侵略军及伪满当局一系列的“讨伐”行动,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入到了最艰难、最残酷的时期。杨靖宇将军也进入了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的最后时刻。
综合查阅、研究杨靖宇的诸多史料、传记等作品,笔者认为,杨靖宇的最后时刻,还是从中国传统农历的小年算起吧。
1940年1月31日,农历己卯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杨靖宇率部进至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东双丫沟里。他指挥部队阻击敌人,再次突围。此时,杨靖宇身边只有特卫排、少年铁血队、机枪连60余名战士了。
2月1日,腊月二十四。司令部特卫排排长张秀峰携带枪支、秘密文件投敌叛变。这进一步暴露了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的行踪。
2月2日,腊月二十五。清晨,敌人调集重兵在叛徒程斌的带领下向杨靖宇司令部发动进攻,部队再次受到严重损失,杨靖宇身边只剩下30多名战士。
2月4日,腊月二十七。为解决给养问题,杨靖宇率部攻打新开河木场,在运粮途中与敌遭遇,身背粮食的15名战士被敌军冲散。
2月7日,农历大年除夕。遭到叛徒程斌“讨伐”队的攻击,突围后,杨靖宇身边只有15名战士了。
在此期间,杨靖宇患上了重感冒,几名警卫员用随身携带的斧子砍些树枝在地上搭铺,把一条狗皮褥子铺在树枝上,又找来一块木头当枕头。后来,杨靖宇等又找到另一个山窝,在这里住了两天,同暴虐荒野的刺骨寒风对抗着。
2月12日,农历庚辰年正月初五。天刚亮,敌人的飞机在低空盘旋,“讨伐”队又追了上来。杨靖宇一行7人一边抵抗一边转移。战斗中,抗联战士又有3人受伤。杨靖宇决定仅剩的7个人分开行动,减小目标。此时的长白山正值隆冬岁月,寒风肆虐,直入骨髓,令人难以忍受。相较于严寒,更大的威胁是饥饿。当一切粮食都吃光之后,杨靖宇等3人竟将棉衣露出的棉絮撕下,就着山坳里的白雪强行吞到肚子里去,或将土崖上已经冻硬的草根用手抠下来充饥。
2月15日,正月初八。“讨伐”队队长程斌根据雪地上发现的一道足迹猜测到了杨靖宇的行踪,率领600余人追了过来。战斗中,杨靖宇的左臂被敌人打中一枪。敌人称他“完全像个巨人那样跑着,最后消失在密林之中”。
2月16日,正月初九。敌人在濛江县大北山部落失掉了追踪的线索。此时,敌人的“讨伐”队从出发时的600多人减少到了50多人。杨靖宇等3人在密林里转了个大圈,来到了七个顶子一带。杨靖宇派警卫员朱文范、聂东华去附近村屯购买食物,他只身一人在此地等候。
2月18日,正月十一。两位警卫员在购买食物时被敌人发现,战斗中双双中弹牺牲,也暴露了杨靖宇活动的目标。
茫茫林海,天寒地冻,雪深过膝,杨靖宇孤身一人在雪地里艰难跋涉,他已经几天没吃到东西了,饥饿使他眼前直冒金星,左臂伤口隐隐作痛,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要花费很大力气,而他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他从榆树上扒下一块树皮,将里面的嫩皮放进嘴里嚼着,使劲强咽下去。此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向杨靖宇袭来。因为在历时8年多领导东北抗联武装斗争中,他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身边竟没有一名战士,而只有他独自一人。
2月22日,正月十五,农历元宵节。杨靖宇来到濛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破地窨子(农民为收割庄稼而盖的窝棚)里度过一晚。这天正是万家灯火、亲人团聚的时刻,天空也像往年那样挂着一轮圆月。杨靖宇饥饿与伤病交加,奄奄一息地躺在冰冷的冻土上,他想到了离别12年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子女,在想念中他昏昏沉沉地睡去。当他被严寒冻醒、浑身冻得发抖时,他感到十分饥饿,可他已经没有力气到外面扒树皮了,他从破碎的棉衣上撕下一团棉花塞进嘴里,又抓起一把雪放进嘴里,趁雪融化时用劲吞下棉花……
2月23日,正月十六。上午10时许,杨靖宇隐约听到地窨子外面有说话声,原来是4个村民上山打柴路过这里。杨靖宇喊住了他们,4个人来到面前,被杨靖宇奄奄一息的神态和苍老憔悴的面容吓了一跳。杨靖宇对他们说:“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饿得不行了,你们帮我买点东西,再弄套衣服。”那几个人知道他是抗日的,便对他说:“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会对投降者杀头的。”杨靖宇坚定地回答说:“我是中国人,是不会向外国人投降的。”
那4人中为首的是伪牌长赵廷喜。他佯装答应杨靖宇的请求,约定地点给他送粮食和棉鞋来。下山之后,他就向伪警察所告了密。当日下午4时许,敌人纠集了5批共200多人的“讨伐”队,向杨靖宇藏身的地窨子包抄过来。此时,杨靖宇已数日粒米未进,加上患上感冒和左臂所受枪伤并未痊愈,身体十分虚弱。当他发现敌人追来时,强忍饥饿和伤病的折磨,奋起应战,双手持枪,打一枪转一处。最后,杨靖宇被逼到老恶河旁,在距敌50米的地方,敌人按照伪警察队本部“想办法活捉杨靖宇,劝他归顺,以便把他的才能引导到于我们有利的方面来”的指令,开始近距离劝杨靖宇归顺,而杨靖宇用自己手枪里的子弹回答了敌人的劝降和狂叫。敌指挥官判断出活捉和劝降是办不到的,于是下令“干掉他”。一时间,所有的轻重武器一齐射向杨靖宇的隐身处。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身中数弹,倒在冰冷的濛江大地上。
一群敌人围在杨靖宇的遗体周围,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在高呼“万岁”之后,竟哭了起来。
令侵略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杨靖宇生前进不了村屯,弄不到吃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是怎样生存下来的,还进行着拼死的抵抗?为解开这个谜,他们对杨靖宇的尸体进行了剖腹化验。经解剖检查,在他的胃里没有发现一粒粮食,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在场的侵略者无不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伟大民族。
据档案记载,杨靖宇殉国后不久,在未出正月里的时候,敌伪召开了由日本宪兵和伪军、叛徒参加的所谓“杨靖宇讨伐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就连侵略者也不得不承认“杨靖宇是个了不起的代表人物”。但参加捕杀杨靖宇,甘心为敌效命的叛徒程斌在这个座谈会上并没有让日本侵略者高看一眼。“座谈会”上,记者宫本说:“请大家先谈谈杨靖宇的履历和风貌吧。”侵略者伪通化省警务厅长、警察队本部长岸谷隆一郎讽刺地说:“这方面程君是最了解的,因为早先他是杨司令的臂膀嘛!”随之发出嘲笑声。而程斌则低着头说句:“不要闹笑话,对于杨匪我大概知道一些。”话音刚落,大家又是一片嘲笑声。在“座谈会”上,叛徒程斌不时被人嘲笑、奚落,连头都不敢抬。他无地自容,不敢面对杨靖宇的在天之灵。
抚今追昔。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从农历小年到元宵佳节,这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春节的正日子。
在这华灯初上、万家团圆的时刻,杨靖宇将军度过了他饥寒交迫、伤病叠加、慷慨殉国的最后时刻。
在他高大的躯体轰然倒下的那一刻,他一定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憧憬着人世间年年岁岁温馨灿烂的万家灯火。
今天,当我们在这个时间段里欢度春节的时刻,我们一定要端起两杯美酒:一杯敬给饥寒交迫,在苦难中捐躯的杨靖宇将军的在天之灵。另一杯也让我们自己含泪饮下——为的是让杨靖宇将军在天之灵能够看到:他的后辈们终于能在平安、幸福、祥和的春节里享受到这一杯人间美酒!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