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施公说节
【施公说节】腊月二十五
发布日期:2025/1/24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171088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31.jpg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这是从西汉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

豆腐的谐音,是“兜福”

是富富有余的“富”

它那美好的寓意

升华了人们对新年的祈愿

于是,它不仅是美食

还蕴涵了好运的元素

让我们做豆腐 吃豆腐

新的一年交好运

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微信图片_20210205122658.jpg

二十五,做豆腐,谐音兜福,除用做年食,亦讨纳福迎祥的口彩。我们拍摄这期《施公说节》,需要找家豆腐坊,长春莲花山同心村中庙屯的都文学组长,带我们来到他的侄女家,她从嫁过来,就夫妻两人开起豆腐坊,一转眼已经三十多年,在当地打造出“陈德”豆腐的品牌,她的主打产品是干豆腐,片薄、细腻,口感好,特别是临近过年,每天做的干豆腐一扫而光。这些年豆腐没少吃,可亲眼看着做豆腐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豆腐很辛苦,都是在晚上,先是磨豆子,吊兜过滤、柴火大铁锅煮熟。出豆浆时,女主人为我们端上一小盆,加了糖,每人都喝了好几碗,浓香味美,太诱人了。

微信图片_20210205122726.jpg

微信图片_20210205122729.jpg

这次为我扫盲的还有蒸粘豆包,我们来到养牛专业户张国涵家,走进他家的大院,边上是一排牛圈,里面的院子还有牛舍,都是待产的老牛和小牛,在家里就可以电脑监控几个牛圈。

屋里的女人们正在包豆包,左边一个大盆,是团好的豆沙球,右边一个大盆,是和好的粘米面。机会难得,我兴致勃勃地洗洗手参战了,边包边聊天,其乐融融。看着一个给摆的满登登的豆包帘子,我感叹,怎么包这么多豆包啊,简直成了小作坊。女主人笑笑说:“不多不多,城里的亲人多,过年了,都得送点儿!”

微信图片_20210205122721.jpg

我们就在包豆包的案子旁边拍摄《施公说节·二十五做豆腐》,全家人静下来,一起听施立学老师讲年俗。

豆腐是谁发明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刘安。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巨著《淮南子》。《淮南子》是刘安在做淮南王时,“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撰写而成的。《淮南子》原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过流传至今的《淮南子》只剩下“内书”21篇。《淮南子》蕴含丰富的史学研究价值和精神智慧。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八公山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这就是八公山豆腐

那时候磨豆腐全靠人力,毛驴拉磨、石头压块,一天也做不了多少块。如今,豆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的卖,豆腐的做法也有变化。二十五磨了豆腐,家里团团圆圆吃豆腐,年味儿就是这样出来了。

QQ图片20210205122401.png

总策划:王绍波 张彬彬

解说:王绍波

摄制:张立新 王栩 张多娇

撰稿:张彬彬 张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