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剧本工厂
知青电影《风卷那个雪花》故事梗概 吉浙剧本工厂2020新剧目(十七)
发布日期:2020/9/9  发布者:admin  浏览:220796

开篇语

吉林省浙江省是对口合作省份。为助力吉浙两省影视产业快速发展,为吉浙两省乃至全国各大电影集团、电视台及影视制作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影视剧本,中国观网作为吉浙影视剧本工厂指定宣发机构,即日起设立《吉浙影视剧本工厂发布平台》。将陆续推出建党100周年献礼电影剧本《我和我的母亲·黑土地》《真理的味道》《难忘浙西南》;抗击疫情题材电影《江城战疫》《李时珍之古今战疫情》等。

合作方式:联合摄制

联系方式:13801392433 张  伟  

      18686426870 张彬彬

未标�?1.jpg

吉浙剧本工厂2020新剧目(十七)知青电影《风卷那个雪花》故事梗概

策划:郑学华  监制:刘春来

导演:宋江波  编剧:张伟  编审:张彬彬

 

时间:1972一1974年

地点:东北某县向阳公社

事件:时任向阳公社党委书记的惠玉良(28岁),从县五七办请来同学刘立新组织公社知青中的文艺爱好者,成立起一支远近闻名的知青文艺宣传队,为当时特殊历史时期中的特殊生活镀上一层暖色调。

 3.jpg

我叫于卫东,是来自省城的知青,1972年加入向阳公社知青文艺宣传队,算是宣传队的骨干吧。那一年我20岁。

我一向爱好文艺,写作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小特长,曾经试着编写过几个小节目。

二队集体户的孙海波出身文艺世家,父亲是市话剧院的演员,他本人下乡前就是学校战宣队的,那个战宣队在市里相当有名。现在公社成立知青文艺宣传队,他是当然的人选。他向正在组建宣传队的刘立新打了声招呼,刘立新说:“让他来吧!"于是我便进入了向阳公社知青文艺宣传队,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宣传队队员。

刘立新是公社书记惠玉良从县五七办请过来的,他是惠书记的同学。刘立新受命组建文艺宣传队,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手风琴拉得不错。

我去报到的时候,宣传队的架子已基本上搭起来了,总共有三十几名来自各集体户的文艺青年加入。我们白天吹拉弹唱练习节目,晚上住在公社招待所。所谓招待所,其实就是一间大屋子,南北炕,北炕闸成单间,称之为"小熬闷"。男同学在南炕上滚,"小熬闷”里住女同学。原本互不相识的男同学开始称兄道弟,好象认识很多年似的。

公社惠书记会经常过来,主要是为宣传队解决演出中和生活上遇到的一些困难,过问一下宣传队的节目,掌握队员们的思想动向。

虽然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宣传队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现在就让我逐个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

 4.jpg

他叫何平,曾任解放军某部文工团副团长,同学之中,后来数他官当得大。当时他身材魁梧,在队里担任男领舞,譬如“洪常青""大春"之类的角色都让他演。演出时,队里两个最漂亮的女舞蹈演员姜小姗和李小茜常为他伴舞,勾肩搭背,看得我们醋意大发。

入夏后,卡岔河水猛涨。按着县抗洪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宣传队分到一段险堤,上边要求严防死守,宣传队的男同学全部上堤抢险。

河水还在上涨,大堤有不少地方渗水。一场暴雨过后,堤内河水出现漩涡,堤外坡下开始渗水。有经验的民工都知道,不堵住堤内的漩涡,堤外回固多少土方都无济于事。要堵住漩涡,就得跳进波涛翻滚的河里,用装满土的麻袋塞住漩涡,堤外同时加固泥土方能奏效。何平见状,二话没说就跳了下去。岸边的民工高喊:“快上来,卷进漩涡就没命了!"。刘立新果断地组织大家手挽着手跳进河里,跟何平一起堵住了漩涡口。大家把何平连拉带拽地拖上岸,埋怨道:"可把我们大家吓坏了!"。

何平跳河堵漩涡的事儿,迅速传开了,一时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惠书记在总结大会上专门表扬了何平,号召全公社的干部社员向他学习。我以《以金训华为榜样,宣传队员何平奋不顾身堵漩涡》为题,在知青小报《广阔天地》上发表了一篇何平先进事迹的文章。这篇文章反响强烈,带来的后果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难过美人关"成了“美人难过英雄关"了,本来跟我好的姜小娜跟何平好上了。何平好事连连,不久部队文工团来招文艺兵,因为何平事迹突出、表现好,和姜小娜一道双双光荣入伍。后来听说,女兵的那个名额原本是李小茜的,因为姜小姗的父母托了关系,走后门把李小茜给顶了。

  5.jpg

他叫孙海波,这是一个后来与电影结缘的文艺青年,再后来成了电影厂的大牌导演。宣传队的两年历练,使孙海波的导演才华得以展示和发挥。孙海波仿佛因电影而生,对电影的痴迷程度让人无法理解。那时县里有个放映队,经常到各公社轮流放映露天电影。孙海波会跟着放映队一个公社接着一个公社去看同一个电影。如果宣传队没有演出的时候,有人来找他他不在,我们就会告诉来人,孙海波到某某公社看电影去了。

刘艳梅天生一付好嗓子,歌唱得好,是宣传队的台柱子。刘艳梅性格温柔,长得很文静,平常不太爱说话,总是笑眯眯的,爱帮助别人,自打进入宣传队,连续两年都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她跟孙海波好上了,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74年上秋的一天,宣传队到闵家公社演出。闵家公社是刘艳梅插队的地方,刘艳梅说身子不舒服,跟队里请假,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大家正在闲聊,一个社员跑来说:"刘艳梅正在马青山家吃宽心面,你们都是一个队的,怎么也不去看看?”,大家听后都不太高兴,结婚理应告诉大家一声,也好备份礼物去祝贺一下,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呢?大家赌气,谁都没去参加婚礼。再一看孙海波,人整个懵了。刘立新告诉大家:"我也是刚刚知道的,今天刘艳梅去公社办结婚登记,当时大家正在演出,我怕影响大家情绪,就没告诉大家”。

没过几天,马青山扛个大秤到宣传队来了,他说:“我和刘艳梅已经结婚了,现在来取口粮,我们还有个要求,你们队杀猪的时候,别忘了给我们留一份猪肉"。孙海波有点儿激动,被大家拉开了。

过后同学告诉我,刘艳梅的父亲因为历史问题,被定成历史反革命,已经被遣送到外地去了。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才决定嫁给当地社员。她太爱孙海波了,不想为此牵连拖累了孙海波。

后来孙海波被电影厂来招生的选中,临走前,孙海波回集体户去看望刘艳梅。孙海波一进屋,刘艳梅眼泪就流下来了,怀里才几个月大的孩子也哇哇地哭了起来。孙海波什么也没说,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放在炕上,含泪离去。

  6.jpg

宣传队巡演了一轮之后,准备排练一台新节目,刘立新已初步拟定了一个演出节目单,并且跟惠书记作了汇报。其中有几个节目需要由我创作,刘立新让我回集体户去写。刘立新吩咐说:“这里乱哄哄的,连个写字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静下心来搞创作呢?给你一周时间,到时一定要把东西拿出来,千万不能误事啊。"

回到集体户,也是乱哄哄的。没办法,还得去吴大叔家。吴大叔家安静。吴大叔的女儿叫小芳,那一年16岁,长着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小芳每次进屋给我送水,都不马上离开,静静地坐在离我不远的炕沿上绣花,时不时抬起头看我写字,给我续水。一周下来,我写完了,小芳也绣完了。小芳脸红红地说:“绣得不好,送给你吧。"花撑子中间是两枝并蒂莲,花儿的上边有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活灵活现的。我一时有些慌乱,不知说什么好。小芳说:“宣传队编排的舞蹈真好看,我想学呢。"我说:“好啊,哪天有空儿你过来,我跟李小茜说说,让她教你。"小芳说:"我想学《红太阳照边疆》那段。"我鼓励小芳说:"小芳,你准行!"小芳的脸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轻轻地说:"哥,你真好。"忙丢下绣好的花布儿,转身走了。

不久,小芳享受到一次差不多是为她一个人举办的专场演出。

那天演出还没完,突然下起雨来。刚开始下的还不算大,但看节目的人已走散了一大半。台上依然坚持演着,台下小芳依然坚持看着,台上表演的正是小芳最爱看的《红太阳照边疆》。雨越下越大,台下只剩下小芳看演出。不知什么时候,惠书记打着伞过来,为小芳遮雨,小芳却浑然不觉。大家受了感动,在大雨中演到完,惠书记和小芳在大雨中坚持看到完。

 7.jpg

转眼到了1974年年末。知青文艺宣传队从公社演到县里,又从县里演到省里,节目越演越好,名气越来越大。

喜极生悲,这时宣传队也快散摊了。

何平和姜小姗穿着一身没有领章帽徽的新军装,就等着出发了。

刘立新接到通知,要回县五七办。

孙海波办完了户口手续,要去电影厂报到了。

做梦都没想到,一夜之间自己会变成工农兵大学生,被推荐去省艺术学院上大学。

最关键的是,公社惠书记要去县里当领导了。

可惜的是刘艳梅早已结婚,孩子都快一岁了,哪儿去不了。

宣传队解散前,我们把猪杀了,自办了一场联欢会。刘艳梅也来了,还唱了一首歌。大家挥泪拥别。

临走时,我去吴大叔家。大叔大婶儿给我带了好多东西,又是粘豆包,又是冻豆腐,还有土豆干儿、茄子干儿,整整一旅行袋。我说什么也不要,可大叔已经把袋子放在送我的大马车上了。小芳偷偷塞给我一个装照片的纸袋,那是一张她穿着朝鲜族长裙摆出一副舞蹈姿势的照片。大婶儿反复叮咛:"她哥,你可得常回来啊!”小芳扭过身去抹眼泪,我说:“这次回去就给你找老师。”小芳转过身来,泪光盈盈地说:"哥,我等你。”

一声鞭响,我坐上了马车。远远地,我看见大叔全家人还站在道边上向我挥手……

 fadbacc3b3217a7b7b02b521d207629.jpg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80年高考,我有机会回县里招生。我给小芳留了一个旁听生的名额。

我跟县里的同志说想去当年我插队的那个屯子看看。县里的同志很痛快,马上给我派了一辆吉普车,还专门派一位同志跟随。路途很远,吉普车跑了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一进屯子,我的心就开始打鼓一样"怦怦"直跳,我想像着大叔大婶儿高兴的样子,想像着小芳见到我时欢天喜地的神情。吉普车一直开到吴大叔家的房山头,这是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的地方,这些年它曾在我梦中出现过多少回啊!屯子里的一些大人孩子看见来了一辆车,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我拨开他们,径直往院里走,这时门开了,有人迎了出来,我一看不是吴大叔家的人,就问:"吴大叔在家吗?"那人怔了:“哪个吴大叔啊?我们这儿没有姓吴的。”“不对呀,我在他家住过,队里的保管员。”我有点声嘶力竭了。这时一个在旁边看热闹的插话:“啊,你说的是原来那个保管员老吴头吧,都死三年了。”我脑袋"嗡"地一下:"那大婶她们呢?“"早搬走了,听说到黑龙江投奔亲戚去了。""去了黑龙江什么地方?”"那可不知道,反正是搬走了。”"那、那她家有个闺女,也跟着去了吗?”那人这时反问我一句:“你在这儿的时候是哪年?“"五、六年前。""这都五、六年了,可能早就嫁人了。“围观的人"哄“一声都笑了。我不知道是怎样坐到车上去的,随着车子的颠簸,我的心里如同打翻了一个五味儿瓶,有苦、有涩、有酸,但更多的是悔:我后悔自已回来得太晚,后悔这么长时间没跟大叔家联系,后悔对小芳的承诺没有兑现,让大叔家怎么看我?给小芳心里留下一个什么印象?我真恨这时光的流逝,它把一切纯真、美好的愿望,都无情地裹挟走,让你永远也别想再找回来……

然而,那些年、那些日子、那个小屯子,还有吴大叔那一家人的音容笑貌永远地镌刻在我心灵的底片上了。

如今,一代知青早已芳华不在,但青春的记忆不会褪色,知青的精神永在。

(政协榆树市委员会编辑的《榆树知青》一书,为知青题材电影《风卷那个雪花》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在此深表谢忱!)

394c47f37e58556d719d0d403412ded.jpg

宋江波,著名导演,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总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执委,吉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正厅级巡视员、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院长。曾多次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际电影节奖等国内外电影重要奖项,多部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指定为重点献礼片。

主要作品:《蒋筑英》《任长霞》《毛泽东与斯诺》《国酒》等。



 15994476342205030.jpg

张伟,影视景地专家、编剧,浙江省丽水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管委会主任,浙江金龙马影视景区管理集团董事长,致力于为打造国家级影视拍摄景地的经典影视剧创作。

影视景地: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影视产业园区"、吉林省长春市"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集聚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中俄题材影视拍摄基地"等。

影视剧作品:电视连续剧《于府风云》(原名《俞家大院》)、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难忘浙西南》《信仰的味道》《我和我的母亲-黑土地》、中俄合拍电影《莫斯科国际列车经由本站》等。

 159944818122443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