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榜上人物
来去自由 ——悼念我的父亲朱晶先生
发布日期:2019/12/14  发布者:中国观网  浏览:173780

爸爸最后一次住院前,早饭时,他突然放下筷子,看着前方说:“鸿儿,我的病是好不了了,有些事情无需避讳。装老衣服就不用买了,找几件我平时的衣服穿上就行。发病不要抢救,追悼会不必开,千万不要打扰亲朋好友……”

爷爷、奶奶有四个儿子,爸爸是长子。受爷爷的熏陶,爸爸小时候喜欢画画,曾打算考电影学院的摄影系。可惜那年摄影系没招生,他便走上了文学之路。

爸爸自称是老编辑,同时还是一位勤奋的作者。他写影视评论,写文学评论,写美术评论……在跨界的编辑、评论生涯中,爸爸一直边写边学,从未懈怠,发现和扶植了许多文艺人才。

对于爸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伏案写作于昏黄的台灯光晕中那宽厚的背影,这个画面从我记事起,就已经定格于我的记忆深处。爸爸取得的任何成就,和妈妈徐文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妈妈曾是排球运动员,后来成为教师。她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我亲爱的妈妈虽于2010年6月病故,离开了她挚爱的亲人们。但妈妈那慈爱和温暖的微笑,她的善良与淳朴,时时照亮我的内心与前程!

我做记者四处采访的时候,总有我不认识的叔叔或阿姨微笑着问我:“你是朱晶的女儿吧?”看来,我和老爸很像。更像的是,爸爸喜欢书,我也是。爸爸最爱逛书店,我从小就跟着,这种耳濡目染,让我也在读书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和生存方式。

爸爸讲过,他上大学时,曾阑尾炎穿孔,医生说,要是再晚去一会儿,爸爸就会没命了。大概是经历过死亡的威胁,这让他更勇敢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绝不浪费时间,把每一天都活得充实、乐观。

爸爸上班时,工作忙碌;退休后,也经常受朋友邀约写稿,审读书籍、剧本,审片,评奖……爸爸非常勤奋,他乐于工作,寄情工作。但他再忙,也不会忘记和身边的人分享快乐。即便是受限于不利落的腿脚而行动不便,他也常常会问我电影院里有什么好电影可看。每一次陪伴爸爸看电影,他都会像孩子一样快乐。看过电影,我们会去不同的饭店品尝美食,边吃饭边聊着刚刚看过的影片。即便是爸爸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有时也会用手机看着电影缓解病痛。爸爸从容地在时光里前行,言传身教地告诉我怎样豁达地老去,勇敢地迎接死亡的来临。

爸爸的一个笔名叫水玉,他书桌前有一幅字:淳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爸爸能够与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交往,他重品格而非利益,他总是能善意地从每个人身上找到优点。他曾给全国、吉林省的160多位作家,许多影视艺术家、诗人、画家写过艺术评论。无论是对艺术大家还是后起之秀,爸爸都坚持在动笔前品鉴作品,不拘泥于个体创作及单部作品,力透纸背地笔涉创作群体,兼顾文艺思潮或社会现象。他的文艺评论,聚焦长影,聚焦吉林文学,视野兼顾全国。爸爸的一生,浓缩在他的几部著述中——评论集、随笔集《守望电影》《文学观察手记》《批评求索录》《朱晶评论集》《跋涉与风采》《湖西遐思》,及人物传记《黑泽明传》等著作,还有一些尚未收入他书中的文章。

爸爸遭遇过坎坷,但他铁肩担责难,宠辱不惊,以德报怨。他曾淡然地对我说过,“不必太记得对别人的好”、“业,精于专”、“对艺术的倾心与良知比什么都重要”……爸爸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寂寞与坚守,践行着择一事,守一生。正是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一腔热爱之情,一身使命担当,一生笔耕不辍,爸爸拥有着充实的人生,留下了让我们长久感念的宝贵精神财富。

感念爸爸与我相依为命的时光!但人生就是在不断告别中度过的。悲痛中,我们含泪微笑,亲爱的爸爸,您可以再次去与妈妈相伴相守了。

深谢爸爸曾供职的吉林省作家协会的领导们和各界领导、亲朋好友们冒着严寒,闻讯自发地赶来送别爸爸,深谢那些身居异地或年事已高打来电话,发来短信、微信的亲朋好友对爸爸的真挚缅怀。这些在凛冬中化不开、散不去的深情厚谊与温暖,感动并激励着我和家人们,继续爱,要深爱,回答爱,传递爱!
    早已揉杂了先祖骨血的黑土地生生不息,培育出后人无畏从容、蓬勃刚毅的精神风骨。无论是死亡把我们分开,还是死亡让我们团聚,那些在生命里来来往往,出现于岁月流转中的人,终究都是来去自由的。

 (朱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