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屯,解放长春从这里出发!
王绍波撰稿
75年前,一场事关中国命运的国共两党的大决战在长春大地上演,双方投入兵力都在十万之众以上。在历时五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采取围而不打,久困长春的策略,最终迫使国民党新七军、六十军等十万军队向人民投诚,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最终回到了人民手中。史称“困长春”。作为辽沈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围困长春之战,在我军的历史上堪称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役,然而人们不会想到,指挥这场大决战的指挥中枢、第一前线指挥所竟然设在了今天的长春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的同心村李家屯。
位于李家屯的解放长春“围城指挥所”
李家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它地处劝农山镇政府南3公里,离长春东方广场15公里,初冬时节,笔者踏着皑皑白雪,探访了这座曾经见证了共和国命运的小村庄。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鼓角不再相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
1948年4月18日,中共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就打长春进行讨论,并致电中共中央军委,计划从5月中旬开始进行长春战役,用九个纵队攻打长春,以围城打援手段,准备4万人之伤亡,在10-15天内结束战斗。考虑到伤亡太大,加之对长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会遭受战火损毁,尤其是城内百姓更会生灵涂炭故否决了这一方案。
肖劲光时任东北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
肖华时任东北野战军一兵团政委
按照中央和第四野战军的命令,肖劲光、肖华所在的辽东军区机关改编为东北军区前方第一指挥所,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5月间,“两肖”率领指挥所由通化乘汽车北上,27日到达长春东南的李家屯。此时该所先改称为围城指挥所,后在此成立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部,肖劲光与肖华仍任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陈光(时间不长就调走了 )、陈伯均任副司令,唐天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方任参谋长、潘朔端任副参谋长。
长春解放70周年时,老房子收归国有
长春是一个碉堡林立、沟壕纵横,有着坚固防御体系的大城市,被誉为“坚冠全国”。1948年,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奉命固守长春,其兵力有新七军、六十军及游杂部队共约十万人。
郑洞国提出“加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刮粮食”的方针。随着解放军逼近长春,缩小包围,5月14日,长春守军为保持外围防地和确保机场安全,以新七军一个半师、六十军一个师,向长春西北出击,进攻小合隆附近之解放军十二纵36师,试图赶走解放军,确保大房身机场在解放军炮火射程之外。19日占领小合隆。24日,解放军为实行空中封锁,以一纵、六纵、十二纵三十四师、三十五师、独立第7、10师,奔袭小合隆和大房身机场,歼灭驻守机场之新七军暂五十六师两个团约六千余人,俘获暂五十六师副师长王正国。郑洞国命出击部队速回,解放军占领了大房身机场,长春守军与沈阳空中运输遂中断。是次战斗解放军损失两千余人,正是此次试打,解放军指挥者认识到打长春是不可猛攻,只能改强攻为围困,以困长春守军于城内。
1948年6月5日,中共东北局“林罗刘”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三个作战方案,第三个作战方案提出对长春采取长时间围城打援,先消灭援敌,然后攻城。时间准备两个月至四个月,可以有把握歼灭敌人与拿长春。建议采用第三作战方案。中共东北局首长林彪、罗荣桓下达《围困长春办法》,以“久困长围”为攻打长春总方针。6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同意“林罗刘”提出之第三方案。
1948年6月15至20日,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在吉林市主持召开第一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吉林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东北局的指示,决定把攻打长春改为长困久围,并宣布由第一兵团司令萧劲光、政委肖华指挥新成立十二纵(由北满独立第2、4师和西满独立第5师组成)和六个独立师担任围城任务。
6月22日前,解放军完成围城部署,六纵十八师,十二纵三十四师、三十五师和独立第6、7、8、9、10师、进入指定位置,第一道包围分东西两个地方队,独立第6、8、9师为东地区队,六纵十八师为其机动部队;独立第7、10师为西地区队,十二纵三十四师、三十五师作为机动部队,布在城西和西南守军主要突围方向,余部组成第二道包围。完成以长春为中心方圆45公里,纵深25公里封锁。在解放军封锁圈和国民党军哨卡间形成中间地带。
围困长春敌我态势图
在执行对长春全面性的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同时,解放军也进行政治攻势和对上级军官策反。针对属于滇系之六十军上级军官进行工作,派长期做滇军工作之云南人刘浩,和原六十军副官长兼特务营长杨滨主持东北军区联络部前方办事处之工作。在梅河口战斗中被俘之六十军一八四师团长张炳昌和李峥先送回做工作;在海城起义之原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利用各种关系给六十军上层军官写信;刘浩也曾化妆秘密进入长春做上层工作;六十军中以孙公达为负责人的地下党组织也积极活动,发展地下党员。这些政治攻势和策反活动为后来六十军投诚奠定基础。
9月12日,解放军向义县、滦县一线国军发起攻击,辽沈战役正式打响。9月底解放军主力挥师南下北宁线,六纵、
十二纵也奉命调往通江口、开原一线,只有独立第6、7、8、9、10师和后调来的独立第11师六个师,以及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春。
1948年6月21日一兵团围长部队前进位置图
为贯彻“东野”的指示,6月28日,围城指挥所在李家屯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肖华在会上作了围困、封锁长春的政治工作报告,阐明发动群众封锁长春的重要性,针对守敌嫡系与杂牌之间互相排斥、矛盾尖锐、供给断绝、困难日增、士气低落等特点,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口号,要求“政治攻势的开展,必须与军事的围困、经济的封锁密切结合”,号召发动群众,创造多种生动有力的形式瓦解敌军的群众运动,迅速在部队中展开。
广大指战员创造了对敌喊话、散发传单、打宣传弹、阵地联欢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攻势,开设了蒋军官兵投诚接待站,发给投诚官兵优待证,按照党的政策和本人的意愿,愿回家的发给路费,愿留的转送后方留守处。强大的政治攻势,有效地涣散了敌人的军心,瓦解了敌人的士气;使城内的守军由士兵到官佐,由徒手到托枪,由单兵到整建制地逃出城来向我军投降,从6月到9月的三个月里,我军共接收国民党投诚官兵一万三千七百多人。
10月17日,经过我党积极争取的国民党军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毅然率部起义,国民党新七军也纷纷投诚。10月19日,陷于绝境的长春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在全国开创了国民党军一个兵团的部队先后起义和投诚的先例。至此,被围困了五个月的古城长春兵不血刃地和平解放。
2022年夏天,曾泽生将军三儿子曾强和夫人来指挥所参观
肖劲光司令员在回忆录《解放长春》一文中多次提到围城指挥所在距长春20多公里的同心村李家屯召开军事会议、处理军事事务。其中,6月中旬,在同心村指挥所第一次军事会议上,围城指挥所被改编成了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兵团。同时,搜集长春城内敌人突围情报,制定多种反击敌人突围的作战方案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的。1948年10月22日肖劲光司令员、肖华政委在指挥所会见投诚的国民党兵团司令郑洞国,欢迎郑洞国率部投诚,并设宴招待郑洞国。
当年的东北日报号外报道长春解放消息
现年92岁的李纯志老人亲眼见证了当年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部进驻李家屯的全过程。那时才27岁的他在家乡务农。当时指挥所就设在他家,他家有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部队的伙房就设在他家隔道对面。肖劲光与肖华等兵团首长都住在他家。他说,部队一进驻,平静的小村子就沸腾了,部队有的架设电台、电话,有的埋锅造饭,村里村外设了三道岗哨。他说,偶尔能看到几位首长,他们都挺和蔼,有几次家里修房子,肖华政委还亲自动手帮助干活。
2018年7月19日肖劲光将军女儿肖凯来围城指挥所参观
说起当时的情况,李纯志老人显得很荣耀。他还记得,部队是阴历4月份进来的,9月份才走。他记得挺清,部队指挥所撤离李家屯时,还征用了他家的马车,是他赶着马车把部队送到了长春东站,临走时,肖华政委还送他一张照片,还让手下人给写了一张条子,意思是让当地政府给些车马费或草料什么的。后来,这些东西都不慎弄丢了,他觉得很可惜。
如今,他家的房子已经被长春市政府列为第八批历史文化遗址。也经常有一些部门来了解这段历史,并告诉他说,千万不要卖房或者拆房子等等。老人告诉笔者说,政府要用这房子就用,如果不用,我想把它卖了换点钱花,自己也没有几年活头了。老人的话说的很朴实,笔者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原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邵忠海将军来指挥所参观
2018年,时值长春解放70周年之际,度假区将这处老宅收归国有,并进行保护性修缮,2020年又投入资金对整个区域环境进行提级改造。肖劲光、肖华、刘亚楼、李天佑、曾泽生、卫立煌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后代和国民党高级将领后代都来参观,更有东部战区副政委王平中将、吉林省军区邵忠海少将、原十六集团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高光辉少将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和省市领导到此参观。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笔者坚信,这个曾经见证过中国革命胜利的小村庄,必将随着红色旅游时代的到来,重放光彩,以供后人瞻仰。
同学们在听抗美援朝老兵讲战斗故事
作者简介
王绍波,系部队转业干部,现任长春莲花山度假区党工委宣传部一级督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