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珠
“我能够成为孩子们爱戴的老大,是因为我陪伴孩子时能蹲下身来与他们平等对视,用他们的方式思考,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你要有耐心和小孩一起,就如同牵着蜗牛散步……”“你要给孩子沉淀、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这是我女儿的初中班主任海姐姐当年对我说的话,她是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时隔7年,她的话我依然记得,尤其是在我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师职业后,对她的话更是由衷认同。我们为父母者,要给孩子时间,让他积淀成长,慢慢成为他自己;也要给我们当父母的自我提升空间,让我们清楚意识到:我们能够与孩子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这是我的女儿4岁时的画作。与许多爱涂鸦孩子一样,她的绘画卡通、简单又平常,下面是她13年后的绘画,也还普通又卡通,但就因为她一直喜爱绘画,就在不断总结尝试中学习并进步着。我们在女儿高中三年期间,一直与她共同尝试她选择专业的诸多可能。比如她数学不差,我和她父亲特别渴望她学金融或经济管理专业,而她也在尝试各种她感兴趣的专业,最终在大学专业选择时,她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而这样的一个“转圈儿”过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早在她6岁时她说自己的爱好,做妈妈的就应该有所重视,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
我从未重视孩子从小的爱好很可能就在她未来的专业选择里。我们凭借成年人的认知,分析利弊,盼望她能够学习金融或经济专业,而且自作主张地给她报名厦门大学经管学院夏令营,女儿那时处在高中复习阶段,她是那种“喜欢打有准备的仗”一切准备得她认为可以的时候才出发的女孩,显而易见,我的刻意安排打乱了她正常的复习节奏。到了厦门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带着孩子们各证券公司市场等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作为组长的女儿的确得到了锻炼,但她也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坚决不学经管专业,也不喜欢金融专业。眼见我和她爸爸的愿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而与此同时,孩子自己在探究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高中三年,从高一到高三就没有停止过。
她喜欢小动物就去现代化养殖场参观学习,闻了臭臭的鸡粪味儿,拿回在养殖场当技术指导的同学妈妈赠送的鸡蛋回来,她爱护植物,高一学生物时,在老师的号召下于附中校园内种菜,早晨即便不吃饭也要跑去为她的青苗浇水……为一粒没有成熟的草莓被人摘,回家哭鼻子……
那些少女时代的记忆因为这,变得格外有趣……她和高中同学一起组成研讨课题,写开题、结题报告,她参加辩论演讲赛……伴随着学校的节奏,她自己也在找寻自己的方向。我们当家长的通过各种测评手段也筛选着适合她的专业,全家都没有目标明确,对她专业选择方面我们一直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好在孩子在审视自身,我们配合学校用排除法,与孩子共同尝试着、探究着她的发展方向。
一个高中生,其实他并非如父母所认知的他不思考自己的未来,其实他在思考,在找寻自己的目标,只是我们为父母者忽视方法和过程,真的对孩子的了解不够,甚至不相信孩子,导致孩子目标不够清晰。其实许多做得好的家长,他们不断充电,大学目标、专业目标明确,让孩子会直奔目标而去,这在孩子排名靠前的人群体现非常明显。越是综合素质好、几乎没有偏科的孩子,越不会迷惘,往往孩子的迷惘源自大人的迷惘和困惑。下图是我女儿读大学后响应国家教委号召,给小学生讲授环保课画的教案,能够绘画,喜欢生物令她在授课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创新……
5年前,我从一名新闻工作者转入职业生涯规划师行业,经过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对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心灵成长越发觉得重要。可以说5年期间,令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职业生涯规划、学业规划以及高报行业专业知识的广博与精深,或是一个省顶尖优秀的孩子们考入了哪所名校、学习了哪个专业,这些系统的知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获得,这是知识的梳理与总结,但家庭教育却关乎职业生涯规划的归属:快乐幸福感!孩子选择什么专业,哪个行业领域是有专业方法和观察法则的,而我感触最深的却是许多家长沉浸在焦虑情绪中多于研究观察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太多学生父母在当前中国人口众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处于观望恐慌,看到孩子们生活在特别具备竞争实力人群中,对自己孩子的担忧远胜于信赖,对自己孩子的认识判断不足,导致对孩子指责训斥埋怨,若你问家长,孩子喜欢学习什么专业?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长爱好,他们往往回答,孩子没说!是的,孩子对专业不了解,各专业都学什么,哪个领域都不知道,他怎么说?这就需要家长耐心观察、通过观察、测评以及对孩子的了解、对专业方向的了解提供给孩子参考,让孩子去选择。家长是要有所作为的,不能只盯住孩子的不足和缺点,琐碎叨叨地追着孩子挑剔指责,这样会在生活中形成消耗孩子们自身能量也消耗家长正能量的一种焦灼状态,既伤家长又伤孩子,这是家庭教育最起码的一个前提。
这些年一路走过来,我的心得是:家长要努力多学习,为父母者要真正相信孩子!我也是在一路错误走过,开始真正相信亲爱的孩子,一定会成为她想成为的那个人,中国未来的优秀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以下系列图是我女儿疫情期间的部分设计图:
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不懂自己的孩子,不懂爱与被爱、不会爱,自己没有方法又不会教给孩子方法,自己盲从又不允许孩子自己探究,试错,家长以自己有限的眼界和知识储备凌驾于孩子之上,在孩子的学业、生活工程中指手画脚。对孩子没有科学引导、耐心观察,只以自己的心愿要求孩子,直奔自己为孩子设想的理想化目标并急于看到结果,这很可恶,家长不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有自己“消化”的过程。这样忽略过程的家长太多,无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诉求与渴望,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善于发现孩子擅长的领域又不愿意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样的陪伴,别说是高质量陪伴,不因自身素质低下,亟待提升,猛扯孩子后腿就不错了,这种高压式纠缠型家长会令孩子在应对繁重学业和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同时,感受压抑的烦忧与憋屈的愤怒。
很多家长都如是,从前的我也如此。我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我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我善于抓住四季的景色引导孩子观察季节变化,写出来,然后编辑成书,比如我很欣赏自己的孩子,她的任何作品我都很珍惜……当然,我也有许多做得不够好之处,如今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蓦然回首,我很庆幸地发现:我做得好的方面,竟然成为我孩子热爱的方向,乃至十几年后的今天成为她选择自己学习的专业领域。如今,孩子已然长大,我跟随着她的脚步从事起与孩子成长相关的职业,回顾与反思,我觉得那么多值得我珍惜的美好。我欣喜于自己从事的职业,并非常愿意与各位为父母者分享一些心灵成长的旅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岁月中减少几许遗憾,多出一份生活中的沉淀与最珍贵。
让我们来审视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的根本问题:我们的陪伴质量不够高。其实,陪伴的本质包涵家教。原本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但很多家长却是盲目的。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是被孩子的“问题”牵着走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以后,家长才会对孩子教育一番,而如果孩子平安无事,家长的教育也就放松了,以为万事大吉。甚至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给孩子设计未来,完全不顾孩子的实际。这种随意性的家庭教育往往事与愿违。在指导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讲清随意性的害处。在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时,充分考虑到三个方面的依据:首先是孩子的实际,家长必须全面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是同龄孩子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趋向:甚至要具体到孩子0-3岁,这个阶段孩子最初是通过哭笑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运动、语言表达能力在3岁左右进入黄金期,这期间锻炼孩子独立吃饭、穿衣等能力,3岁分床、5岁分房带其进入自我意识,4-7岁迈入视唱练耳黄金期,而小学1-3年级一定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叫学习习惯养成第一黄金期,比如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一定是之前阶段有培养,回家写作业、预习,这个阶段养成习惯,孩子小学阶段将会非常顺利;进入初一至初二是学习习惯养成的第二个黄金期,若这第二个黄金期没抓住,学生将有许多困难,家长也会吃到因为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结果成绩会差的果实。尽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再次是学校与班级以及社区的教育计划、教育要求。在学习方面,家庭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责任感的培养上。
二、家庭教育中的口头说教会让孩子厌烦觉得假。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说”孩子,把“言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方式或主导方式,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渗透性,即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应大力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重视这种渗透性。我们把家庭教育归结为:“言传、身教、境教”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言教”应是启发性的说服教育,不是随意的批评、训斥,,有些家长的言教,很少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主要是批评、责备,甚至谩骂,这肯定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身教”,是指家长的示范性教育,即处处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使孩子敬佩、信服,从而学习家长,自我教育。有些家长,只管孩子,不管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甚至背道而驰,这样的家长只能给孩子留下一种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负面印象,从而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境教”,指环境教育,即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当前,一些家庭重物质轻加深的倾向是不利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必须给家长讲清道理,在言教、身教、境教的结合上,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方法,家长尤其不要急功近利或虚荣心过强,导致孩子盲目攀比。
三、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试想,如果您家里有两块表,若有一个不准,那么让孩子相信哪个时间呢?家庭教育也一样,父母之间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父母与祖辈之间可能出现不一致,祖辈之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引导反映在记忆内容上,引导反映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可能使孩子不知听谁的好,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去听从,而不去明辨是非;还可能造成孩子的烦恼情绪。
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指导 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指导,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任务。近年来,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错误地处理问题,导致孩子心理严重失衡,以致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的案例不是个别的,还有一些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目前,要求所有的家长都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是不现实的,但让家长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健康问题并引起高度重视却是非常必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的世界一样是需要共情的,任何一个人,他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君”“师”“亲”“友”“朋”这些丰富的人际关系角色存在,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发现不正常的苗头,及时采取疏导措施,要与孩子有共情能力,倾听他、理解他。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及时与老师联系,请教专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五、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薄弱 热爱朗读的品质只能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在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家长更要重视劳动教育。一方面,给家长讲劳动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请家长安排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除了自我服务性劳动必须坚持之外,还要有一定量的家务劳动,而且要明确要求,持之以恒。对于学校的集体劳动,社区的公益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
六、怂恿孩子的超消费现象 出现超消费的现象,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家庭和学生本人方面的原因。消费行为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喜新厌旧心理、享乐心理、追求时髦心理,助长了超消费现象的发展。而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疼爱、娇生惯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学生一旦养成了超消费的不良习惯则会后患无穷。在消费方面的指导,首先,要加强正确的消费观教育。虽然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表达提高,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教育培养孩子懂得量入为出,合理消费,学会积累,要把消费行为与自己的身心健康联系起来。其次,要进行具体消费的指导,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消费知识。再次,还要给孩子树立节俭的榜样,特别是学生中的榜样,亲友中的榜样。
七、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及重知轻能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而对于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则不管不问,漠然置之。重视智育是应该的,但轻视品德就不应该了,问题还在于有许多家长把知识与智力等同起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能力的培养。据此,我们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应该引导家长认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学会做人上,指导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把今天的努力与将来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联系起来。要知道,一个道德存在缺陷的人只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不可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更谈不上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了。
八、家庭教育中的过分之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陷入各种爱的误区:养而不育的本能之爱;偏袒、放纵的溺爱;揠苗助长的狂爱;设计完好的锢爱。作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仅有这种本能的爱,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健全人的,这就必须把本能的爱上升为理智的爱。没有爱的感情,就没有家庭的快乐;同样,没有理智的爱,就没有真正的家庭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是非常不理智的,殊不知“树大难掰”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经验的总结,大家有看过电视剧《大宅门》的朋友,那里面杨九红的女儿嘉利幼年被奶奶带大,不认杨九红这母亲,杨九红用同样的方式养育嘉利的女儿,结果嘉利的女儿又不认妈妈,以致嘉利留学当医生归来已人到中年,对母亲依然是恨与厌恶不肯原谅,可见“树大自然直”是绝对有误的,这更是对父母停留于本能之爱的告诫。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二胎毕竟还是少数)“溺爱”的倾向也在不断蔓延。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包办孩子的一切,甚至连吃饭都要一口一口地喂;有的家长因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将自己的孩子“与世隔绝”,限制孩子与他人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有的家长因为偏爱自己的孩子,往往只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而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为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辩护,甚至与别人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家长的这些做法使孩子变得自私、孤独、怯懦、冷漠,养成许多坏习惯和不良品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家庭教育中“走火入魔”,他们无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学习内容,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置孩子的感受和爱好于不顾。这种“揠苗助长”的疯狂之爱,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戕害。
人活着,就离不开成长,成长,无论对谁都是一趟非比寻常的旅程,在这旅程上,不仅有孩子成长的脚步,也有父母成长的脚步。父母之爱孩子是一种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付出,孩子之爱父母是内心最柔软的痛。父母爱孩子是种本能,但生活中,太多父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们要求孩子多于引导教会孩子方法,而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他们才是真正能够教会父母如何去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