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
首页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领军人物朱宏启——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发布日期:2020/3/30
浏览:153600 次

        七彩云南,气象万千。去年12月中旬,我从长春乘飞机到达美丽的春城昆明。在昆明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云南陆军讲武堂研究会会长龙东林先生陪同下,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进行参观。

2.jpg

作者近照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王朝决定变革军制,效仿西方建立新式陆军。当时,清政府计划在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决定变革军制,效仿西方建立新式陆军。当时,清政府计划在将全国编练新式陆军(简称“新军”)36个镇(相当于师)。清政府发布诏令“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地处边陲的云南因面对现实的边疆危机,得以优先计划建立新式陆军两个镇。到1909年2月,云南陆军先编成一个镇,被授予第19镇的番号,兵员总计10900人。与此同时,全省巡防队也改为营制,共62个营,第19镇与巡防队官兵共35000人。

新军的编练首先要有新式军官。而在新军编练过程中,新军军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为适应新军编练的需要,开办陆军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势在必行。早在1904年,北京练兵处就把举办陆军教育分为三类,即正规教育、速成教育、补习教育。补习教育就是兴办讲武堂,以轮训在职军官为主。

云南陆军讲武堂初办于1907年9月,总办(校长)由云南陆军小学堂总办胡景伊兼任,次年2月开学,才办了7个月就停止了,主要是因为缺乏师资。1908年经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堃向朝廷奏准,正式筹建云南陆军讲武堂。一年以后,到1909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重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首任总办为高尔登。新办的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翠湖边原明代黔宁王沐英的练兵处,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所以轮训新军及巡防营在职军官为主,又招考中学以上学校学生培养下级军官的新式军事学校,在清末各省举办的同类型军事学堂中规模较大,成绩也最为突出。

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重办之际,正值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六期中国学生毕业回国,云南当局便聘请任命了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负责人和教官。

在这批人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首任讲武堂监督,继任总办,兼步兵科教官的李根源;教官李烈钧、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张开儒、庚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林振雄、王柏龄等都是同盟会会员。

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规模较大,班次较多,学制较长,课程设置完善,训练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讲武堂几乎从重建之日起,大权就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现已知辛亥革命前担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和教职员的47人中,同盟会会员占了17人,革命派分子11人,倾向革命者8人,政治态度不明朗者11人,没有发现明显的反动分子。讲武堂的总办、监督、提调三个最重要职务都由同盟会会员担任;各班班主任、各兵科科长、主要教官、执事官等也都是同盟会会员或革命派分子。入堂学习的学员,也有同盟会会员,同盟会组织在讲武堂中野十分活跃,朱德是1909年11月考入,被分在丙班步兵科,就是在讲武堂学习期间加入同盟会的。因此,云南陆军讲武堂成了培养革命军人的摇篮,孕育民主战士的新式军事学校,并成为云南以至全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被誉为“革命的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现有占地36000平方米,主题建筑由4幢长120米、宽10米、高10米的两层楼祖晨个,建筑面积达7611平方米,为清末民初所建的中西合璧式,土、木、石构造的走马转角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云南陆军讲武堂文物保护管理所。2005年中宣部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又加挂“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牌子,强化其收藏、展示、教育功能。

主题展览分布于东楼、南楼,面积2600多平方米,展现500米。分为“讲武堂的创办”、“辉煌业绩”、“将帅录”等三个部分,全方位阐述了讲武堂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全面介绍了讲武堂创办背景、军事教育体系及历史作用等,并首次系统介绍了从讲武堂走出的300余名将帅生平事迹。

主题展览的展品近2000件(套),包括历史照片、军事器械、证章、纪念币、纸质文物资料、生活用品等。其中叶剑英元帅的讲武堂毕业证书、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的元帅服。

主题展览首次复原了讲武堂原有的校长室、实验室、医务室、图书室、教室、食堂等教学、生活场景,再现昔日军事名校的概貌。同时,采用三维动画沙盘、幻影成像、电子放大器和献花墙等声、光、电、多媒体的高科技展示,还增设了音像室、多功能厅、观众休闲场所。重点复原“护国运动胜利”、“血战台儿庄”、“河内受降”等历史场景复原,增强了历史叙述上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和观赏性、互动性。让观众在生动、直观的参观体验中铭记历史、感知历史!

1.jpg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和社会革命的产物和助推器,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对中国近代史的走向祈祷过重要的影响,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师生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包括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起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甲方战争等,在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了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众多重大战役,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也取得了光荣的胜利。早在1931年,周保中、崔庸健、杨林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就受中共中央派遣前往东北组建抗联武装,与日寇作殊死的搏斗。

周保中是讲武堂17期工兵科毕业生,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东北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起草了《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游击运动纲领》。1932年5月到吉东地区发动抗日武装斗争,组织抗日队伍,1935年2月成立东北抗联第五军并任军长,创建绥宁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抗联第4、5、7、8军改编为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部队撤入苏联远东地区,改编为苏联红军独立第88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

杨林和崔庸健都是朝鲜平安北道人,也都是在朝鲜“三一”运动后来到中国寻求朝鲜的复国之路的。杨林1921年6月,来到昆明后以杨州平之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六期,同期还有李启东。1924年毕业后进入广州黄埔军校担任学生队上尉队长,技术教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叶挺独立团第三营营长。1927年8月杨林赴苏联学习军事学。1930年夏回到中国后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他到延边后发动农民成立工农赤卫队,组织上万名群众举行反日大会,发展赤色武装。1932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同年4月,杨林前往磐石地区组织反日大暴动,6月创立满洲工农义勇军第四军第一纵队。7月工农义勇队发展为4个中队,成为南满游击队和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前身。

崔庸健,又名崔石泉,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人。自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七期毕业后进入黄埔军校,任黄埔教导团教官,与许多韩国革命者一起参与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来到中国东北通河、汤原从事革命活动。朝鲜领袖金日成在《与世纪同行》一书中曾回忆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曾在黄埔军校、广东军校、云南讲武堂等武官学校毕业后参加中国革命的杨林、崔庸健、吴成仑、全光、张志乐、朴勋等许多人,为了躲避蒋介石的白色恐怖也都来到满洲地区。”

在东北14年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崔庸健、周保中共同领导了吉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中共吉东特委将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崔庸健任参谋长。第四团官兵中朝鲜人占很大比例。1937年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示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共编成第一、二、三路军。第二路军编成后,总指挥为周保中与崔庸健任参谋长。两人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又是搭档,情同手足。在抗联教导旅中,周保中任命了包括金日成、崔庸健在内的许多朝鲜人担任部队的重要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人胜利回国,成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奔赴抗日战场,肩负起民族兴亡。朱德、叶剑英分别担任了八路军的总司令和参谋长,参与领导和指挥了敌后抗战的艰苦斗争。何应钦、杨杰等参与了中国军队正面抗战的中枢,参与领导和指挥了一系列的重大战役。龙云、卢汉等积极筹划和组织云南军民投入抗战,建设战略后方,奔赴抗日战场。更有王甲本、唐淮源、寸性奇、钟毅、杨膺谓等将领慷慨赴义,壮烈殉国。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为他们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在抗战胜利之际,朱德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身份向中共抗日武装发布全面接受敌后日军投降的命令。何应钦、萧毅肃代表中国军队在南京接受驻东南亚日军的投降。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的流血牺牲和光辉战绩,值得中华民族彪炳千秋,永志不忘。

观网东北在线

全国免费热线:0431-81964369

网址:www.cvppdbzx.com

版权所有©观网文化传媒(长春)有限公司 违者必究

地址:长春市岳阳街与曙光路交汇

吉ICP备19002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