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缘
发现一个短视频的矿藏
600学子
600短视频
展现了“00”后疫战中的心路历程
他们与国家共克时艰 共同成长
这一切始于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教师孔祥玲
疫情爆发后
由她策划与学院其他思政课老师一起
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独特的作业
吉林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以视频方式为武汉加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爆发,来势汹汹,2020年的寒假不同寻常。大学生们分布全国各地,怎么让他们在国难之际,投身其中,参与进来,怎样见证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攻克冠状病毒的伟大历史性战役,怎样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与祖国一起成长?吉林师范大学这所省属重点高校,没有停留在防控本身,而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高校思政教学组织工作的文件精神,开动脑筋,积极策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内容丰富的“思政开学第一课”—“众志成城战疫情 ”。
正是这样特别的“第一课”,启发了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孔祥玲。今年40岁的孔祥玲,是吉林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她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满怀爱心,她说,大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天有人为他们负重前行,护佑他们岁月静好,明天他们自己就是撑伞人,需要为这个国家的未来遮风挡雨。面对疫情本身,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是对于构筑抗疫的力量,却要尽其所为。现在网络非常发达, 相距千里万里,都不影响与学生的沟通。这次疫情是每个学生的一次特殊经历,危机中也有教与学的机会,“众志成城抗疫情”这一课,通过学生的独立观察思考,提升思想境界,构筑坚强的信心,凝聚为祖国奋斗的力量,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价值呢?于是,借助“第一课”的教学,她要求每个同学在自己的所在地,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行,录制1-2分钟的小视频,让他们用“心”去表达对这次战疫的“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019年12月孔祥玲老师在曲阜参加《国际儒学论坛》,以《孔子“和为贵”思想的当代价值》做分论坛发言,会后接受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曲阜电视台采访。
孔祥玲老师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赞同和支持,大家决定一起实行她的教学方案,并委派她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作业布置后,任课老师们经常与同学在微信群中沟通交流指导。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一个个小视频在战疫中诞生了,几百个小视频像一颗颗小星星在孔祥玲老师的邮箱中闪亮。有的学生在疫战中当了志愿者,活跃在抗疫第一线;有的学生帮助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写心得体会;有的同学帮助所在社区站岗消毒挨家挨户地宣传防护知识……这些可爱的“00”后,他们虽然刚刚跨过十八岁的门坎,刚刚走进大学的校园,但是他们面对疫情,却表现出超乎想象的成熟、理性、乐观和激情。
老师们很兴奋,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意料,这是什么?这哪里是一次作业,这正是一股战胜疫性所需要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今天是我们同心战疫的武器,在明天,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吗?
这些学生让孔祥玲老师感动,也让她有了新的想法。她觉得这种力量不应当只筑基于心,更应当传播于世,让这种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拥有这种力量。她的想法得到了学校、学院领导的鼓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获得了中国观网的大力支持,吉师学子的青春力量在各方配合下,在网络、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得以推广,正在引发更大的社会力量。
(中国观网 张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