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
首页 > 名家专栏
55.湿地,我的家园
发布日期:2019/8/12
浏览:72268 次

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55)

开篇语

曹保明系人类著名文化学家、民族史口述文化学家(冯骥才语)、我国东北地域著名文化学家、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观网开启《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我们将以曹保明100部作品纪念他与祖国同生、同步、同行的70年……

《百年湿地》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与张树清)

责任编辑赵洪波

未标�?2.jpg

未标�?3.jpg

未标�?4.jpg

【小编絮语】

带上你的书 跟着你同行

湿地,我的家园 

湿地

“地球之肺”

“文明的摇篮”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

文明在湿地上孕育

湿地很美

红海滩火红的碱蓬草

庄河浩渺无际的芦苇荡

向海、莫莫格、扎龙连成片的保护区

铺天盖地的鸟类、珍贵的丹顶鹤……

看到曹保明老师的《百年湿地》,顿时引发我的联想,勾起我对北方湿地的许多美丽的回忆。

曹保明老师出生在黑龙江泰来,地处湿地中心,后来迁居吉林。离开了湿地,他开始寻找,找寻自己的心灵家园。终于,吉林的西部让他回归了湿地,这里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他对湿地上的景色、鱼、鸟、割苇子的烙印深刻,对湿地上父老乡亲饱含深情。他写了很多非遗文化,湿地文化是他酝酿一生、与他生命息息相关的文化。

他的这部书有他童年的记忆、有他对父母的记忆,有他对湿地生态的爱。在他娓娓道来的描述中,仿佛跟着他一起徜徉在林子中、草地上、沼泽里,一起闻到芦花的清香、一起看地毯似地飞起飞落的鸟阵,一起领略湿地文化的魅力。

东北三省有5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区水系丰富,纬度高,日照少,蒸发弱,降水积留在地表。有丰沛的水源才能有湿地,有广袤的平原才能有湿地。因此东北的湿地分布很广。

随着地球变暖,和人类经济利益的驱动,威胁着现存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些湿地正在缩小或消失。怎样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的形成、寻求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怎样呼吁人们保护生态、增强人们对爱护地球的责任感,都是曹保明老师写这部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张彬彬)

【一书一记忆】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始终是在寻找,从幼年寻找到童年,再从童年寻找到青年中年,然后,再寻找到老年。其实寻找也是一种寻觅,有时自己仿佛觉得已经找到了,可是后来一想,还是不满意,于是又出发。直到生命最后的完结,仍然觉得还有许多事情没做完。这就是人生的追求,这就是人生的奋斗。

我觉得,人的生命是用来奋斗的。

我的一生现在看起来,就是在追寻着一个目标,不断去奋力地追寻,实际就是在寻找东北地域特色文化。

长时间来,我不断地走入生活,走入自然,走入历史,终于来到了我省西部这片广袤的湿地,我仿佛与它有着深深的情缘。春天来到这春天来到这里,看湿地的绿浪滚滚;秋天来到这里,看旷野一片苍茫;冬季来到这里,看大雪覆盖了荒原,我更喜欢在正月里各处都放假了,一年的劳累之后,人们会把一个大块的时间板块留给自己。我总想躲避开喧闹,选择吉林省西部的那片古老的湿地,去让心静下来。在这片荒原湿地上,我有许多回忆,许多人没有发现自己与自然,与历史的奇特回忆,和文化的奇特回忆。

这片湿地与我有数条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来自于我的童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也是在这片湿地上,那时家在湿地的中心,后来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是母亲领着我来到了长春的姥姥家,从此我变成了吉林人。但是那片湿地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念和太多的记忆,我走进百年湿地,也是为了寻找那曾经的记忆。

这里有大片的芦苇和大片的草甸,那里的芦苇,那里的草,都有我去打苇子的记忆。而给我最深的是记忆当中背后所牵扯到的母亲和父亲的生活形象,在那片土地上,更多的是苦难生活的记忆。母亲每次在打草割苇前,都给父亲蒸一碗鸡蛋酱,那是两个鸡蛋,一碗大酱,我记得上面飘着一条白丝,那是所谓的鸡蛋,可是每当这时候,父亲都舍不得吃,他把那条白线留给我,我吃了还是很咸,吃不出鸡蛋的味儿……

大量北方的湿地文化,其实就是北方民族的生命文化,也是这片土地上的独特的故事。所以我留下湿地文化,是为了留下一种思念,永远不忘记父亲、母亲和那片苍茫的土地。

(曹保明)

观网东北在线

全国免费热线:0431-81964369

网址:www.cvppdbzx.com

版权所有©观网文化传媒(长春)有限公司 违者必究

地址:长春市岳阳街与曙光路交汇

吉ICP备19002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