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51)
【开篇语】
曹保明系人类著名文化学家、民族史口述文化学家(冯骥才语)、我国东北地域著名文化学家、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观网开启《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我们将以曹保明100部作品纪念他与祖国同生、同步、同行的70年……
《马帮》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责任编辑赵洪波
封面设计郭宇峰
【小编絮语】
带上你的书 跟着你同行
放马🐴放马🐴放马🐴
一提到马帮,眼前呈现的是万马奔腾的宏大场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纵马沙场,创建了中国版图最大的王朝;
茶马古道上穿越着一队队马帮,山中有猛兽,河里有毒蝎,沿途还有土匪猖獗,风霜雨雪,跋山涉水,瘟疫疾病,不知有多少赶马人弃尸荒野,死于异国他乡,有时甚至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把镜头缩小到东北,这里有浩瀚的草原,有彪悍的马背上的民族,蕴藏着深厚神秘的马帮文化。它承载了悠悠的关东文化,带着马帮的精神,让人品读白山黑水的狐独和悲凉、历史的沧桑。
曹保明在书中写的“放马放马啦!”不是将马放出来散步,而是朝廷的收马人让牧民将各家养的马放出来,跟着摇铃铛的快马奔向草原上的铁匠炉,铁匠们将烧红的大印子一下烙到马屁股上,这叫大印子马,然后给马编号,交给朝廷的驿站。如果哪家不肯如数交出马,便犯了死罪。这样的场面谁见过?这样的事儿谁听说过?若不是曹保明老师挖掘整理出来,这么有色彩有气势的马帮文化就像浪花、淹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了,这么蒙太奇这么震撼的表现北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就会消逝得无声无息。
东北的马帮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最为神秘的文化,它虽然只剩下模糊的背影,可还有很多蛛丝马迹,吉林的西部的草原,东部的长白山盆地都有放马场遗址,曹保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四处奔波,与山民牧民同吃同住,找到了开发不尽的马帮文化的矿藏。
长白山是朝贡圣地,进贡的货物要通过水路和旱路完成。水路靠船,旱路要靠马帮。
马帮是个高危行当,虽然一行几十号人马,可战乱、匪患、沟深林密,每个人都要配备钢刀、匕首、火药枪,只要走上了马帮路,就等于立了军令状,是死是活,是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全靠自己的运气和能耐了。
“人、马、货物”是马帮的三大要素。他们不仅要懂四时节令、天气变化,能辨别方位道路,通晓各地民俗,而且要识骡马的性情,要会各种技能,诸如算帐识货,开枪打仗,支帐做饭,砍柴生火,识别野菜野果,上驮下驮,钉掌修掌,找草喂料,乃至医人医畜。
马锅头、赶马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该走就走,该停就停。马帮最爱护的是马匹,每天不管多苦多累,首先要服伺好骡马,一日三餐,赶马人都要先让骡马吃好,最后才打发自己。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
曹保明老师怀着对马帮的敬重和爱戴,向世人勾勒出一幅活态生动的马帮画卷。
(张彬彬)
【一书一记忆】
你是谁?我是我!
压着腕,闭着火!
日行千里路,
眼光看得远,
因为俺有三只眼!
这是民间俗话说的,马王爷,有三只眼。 传说马王爷,都是三只眼睛,比别的动物,看得多,看得远。这是对马文化的独特认定。
马的文化,在东北有久远的历史。大约从辽代开始,朝廷就把养马的任务分给指定的牧民之家,让他们从夏天养到秋天。当每年秋风一起,朝廷便派出收马人拿着一个铃,他骑在一匹快马上,边摇边喊着放马放马啦!放马啦!然后摇动铃铛,从草原上奔过。
于是,各家如数放出各家养的马,这些马,跟着摇铃的头马跑去。
放出的马,要排成队,不断地通过草原上的铁匠炉,那儿是铁匠们将烧红的大印子一下子烙在马的屁股上,这叫大印子马。
朝廷再把这些马编成号,排成队,交给朝廷的驿站,或骑兵队。如果有哪家不肯如数放出自己的马,便犯死罪了。所以当年,马在东北是一种军事的制度。
马文化已经形成了北方民族久远的历史和生动的民俗,在科尔沁,在白城平原,在东部长白山的盆地里,大量朝廷的放马场遗址,今天依然存在。这是北方民族久远的生活历程和他们的一些生活的制度和文化。
中国的马文化不但宏大,壮观,而且关于马具的制作手工、手艺,应该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草原丝绸之路上,在东北亚丝绸之路上,在我国各代驿站驿路上,马套、鞍具.、绳索,都是一种绝活,其中工艺文化太丰富了。比如马鞍子的制作,就有独特的手艺和传承。不久前,中国民协、河北、内蒙民协联合发起的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考察,就发现了这门手艺的珍贵传承。
马帮就这样详细的讲述了马文化的历史和马文化的存在,也是东北地域文化生动的信息积累和资源积累,是属于东北文化的源头文化。
马文化,其实是生活中非常需要的一都著作,记得当年我写时,还没有如今这些丰富的内容、图片、资料,比如西北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马文化,青藏高原上的马文化等等,如果今后我的《马帮》能修订能再版,我想那一定会是一部更充实,更丰富的作品。
(曹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