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
首页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领军人物朱宏启的“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
发布日期:2019/8/6
浏览:110076 次

未标�?5.jpg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记住解放全中国浴血奋战的黑土地英烈们,由著名文史传记作家、东北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朱宏启编写的《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次发版反映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传记的专著。

未标�?1.jpg

未标�?2.jpg

全国解放战争,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后转战东北、华北、中南战场,从东北打到海南岛,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集团,在美国支持下,继续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蓄谋发动全面内战。消灭共产党,消灭解放区及人民军队,并把抢占东北地区作为它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

东北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如能控制东北,并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就可以变东北为战略后方。从而打破国民党反动势力在战略上对人民革命力量长期包围的局面,并可依靠东北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发展武装,支援关内各解放区的斗争,加速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反之,如果东北被蒋介石集团所控制,则人民革命力量仍将处于反动势力的包围之中,在中国革命与反革命的大决战中,将面临被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不利因素。

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必须解放东北,9月15目,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彪、伍修权为委员,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简称东北局),立即奔处东北,开展工作。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确定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决定调整全国战略部署,从各解放区抽调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和大批干部进入东北,加强东北的自卫力量,开辟东北根据地。到11月底,先后调入东北的部队,连同配合对日大反攻先期进入东北的冀热辽军区部队共约11万人,另有近100个团的部队干部和大批党政干部共2万余人。这对争取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具有决定性意义。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由抗联扩建的东北人民自卫军,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恒任第二政治委员。

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挺进东北,在东北建立和发展武装,打破国民党独占东北、南北夹击关内解放区的企图,形成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有利态势,为争取和平、制止全面内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标�?3.jpg

未标�?4.jpg

1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对分兵创建东北根据地作了进一步部署。据此,东北人民自治军改变集中作战的部署,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军占领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各地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同时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

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余人。

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同国民党政府代表正式签订停战协定。但国民党方面仍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东北的合法地位,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谈判东北问题,并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军(简称新1军)、新编第新6军)及第71军等相继调入东北,蓄谋进一步扩大东北的内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简称东总)根据中共中矣的指示和东北局的部署,一方面加紧发动群众,清剿土匪;一方面争取时间整训部队,加强战备,随时准备各反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3月12日,苏联红军开始从沈阳撤军回国,国民党军随后进占沈阳。3月27日,军事三人会议达成关于派遣执行小组调处东北内战的协议,但国民党方面却违背协议,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南向本溪、北向四平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夺取一切要道和城市。歼灭东北民主联军。为阻止国民党军长驱直入,配合谈判,争取东北和全国和平民主的实现,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确定全力控制北满地区及长春、哈尔滨两市与中长路满洲里至绥芬河段。要求东北民主联军迅速集结主力,坚决扼守东北的交通枢纽四平地区,给北进之国民党军以有力的打击。东北局和东总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再次集中分数各地的主力部队,全面部署保卫四平作战。四平保卫战历时月余,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东北民主联军也伤亡8000余人。5月18日晚,东北民主联军撒出四平地区,主力转移至松花江北岸体整,其余部队分别转向西满、东满建设根据地。

四平保卫战后,东北解放区的面积大大缩小。国民党军占领松花江以南广大地区,控制了东北70%一90%的工矿企业和大部分主要的大中城市及重要铁路干线;东北各地的土匪乘机复起,攻城略地,各霸一方,气焰十分嚣张;东北民主联军主力经连续作战,伤亡很大,甚为疲劳,亟需整补。为了统一领导,中共中央6月16日作出东北局主要领导于部重新分工的决定,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并以林、彭、罗、高、陈5人组成东北局常委。7月3日至11日,东北局于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和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分析东北的形势,总结近一年来创建根据地和作战的经验,确定了今后的方针和任务。接照中共中央修改、批准的《东北的形势和任务》的会议决议(“中七七决议”)精神,东北民主联军划分了工作区,以一部分的主力部队担任剿匪、发动群众和掩护工作团开展群众工作,建设根据地;8月至10月间整顿了部队,编组了野战纵队,加强了她兵、工兵等特种兵建设,成立了炮兵司令部和护路军司令部;重新调整了军区、军分区,扩大、充实了地方武装;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培养部队所需人才。至1946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已达36万人 ,其中野战军5个纵队。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现国的东北根据地》指示和东北局关于《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的深入贯彻,东北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土匪已基本肃清,群众已发动起来,东北根据地日趋巩固。1947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至5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增至46万人,其中野战军25万余人,战斗力显著提高,从而具备了实行战略反攻和进行较大规模作战的必要条件。

当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后,毛泽东对东北、华北战局发展作了通盘考虑,于1947年5月20日致电林彪、高岗。提出了夺取长春、北宁两路和长春、沈阳、北平、天津四城的战略构想,并把建立强大的北满、南满根据地和冀热辽地区的根据地,作为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三个条件。这个把东北和华北的国民党军连在一起解决的高瞻远瞩的构想,进一步明确了东北的作战方针,对于夺取东北和华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结来后,兵力更加雄厚,成立了南满(辽东)、冀察热辽两个前方指挥所。野战军发展到9个纵队、39个师,连同地方武装总兵力达51万人。

为不给国民党军取得喘息机会,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利用江河结冰、便于机动兵力的有利条件发起冬季攻势。12月15日,冬季攻势开始,首先以主力冒严寒向沈阳外围进军,突然包围法库、彰武等城,并以一部兵力向锦州、义县等地进击,国民党军抽调兵力巩固沈阳之机,一举攻克彰武。陈诚调集15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路由铁岭、沈阳、新民增援法库,企图歼击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于新民、法库之间地区。东北民主联军以部分兵力阻击中、右两路,集中4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在公主屯地区歼灭其左路新5军主力。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原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称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73万余人,其中野战军42万余人。

1月10目,蒋介石仓惶飞临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抽兵增援东北。2月,成立了东北”剿匪”总司令部(简称东北“剿总”),改任卫立煌为总司令。

为发展冬季攻势已取得的胜利,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月底转向辽南,攻占辽阳、山,争取营口守军1个师起义。主力再回师北上,攻克战略要地四平,并占领吉林省会吉林。3月15日冬季攻势胜利结束。

东北人民解放军在10个月内,连续发动三次强大攻势,共歼灭国民党军30余万人,解放战略要地四平、吉林及其他城市70余座,迫使国民党几次变动东北主帅和几次修改作战方针,处境危殆,从而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东北国民党军、解放东北全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北国民党军遭东北人民解放军的连续打击后,其所属4个兵团4个军4个师共55万人(其中正规军48万人)被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互相之间的陆路联系全被切断,部队士气低落,补给困难。蒋介石曾考虑放弃沈阳,打通北宁路,将主力撒往锦州,何机转用于华北、华中。但又顾虑这样将在政治上、军事上造成严重恶果,因而未敢然决策,最后仍决定固守东北,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的方什。

冬季攻势后,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并控制了95%的铁路线;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步兵纵队发展到12个,并组建了炮兵纵队和铁道纵队,共70余万人,另地方武装33万人,总兵力已达103万人,武器装备也大为加强;全军抓紧冬季攻势后的休整期间,进行了以诉苦和“五整一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和以“大兵、正规化、攻坚战”为指导思想的群众性的军事练兵动,部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士气高昂,求战心切,已具备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必要条件。

1948年2月7目,当东北冬季攻势临近结束时,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根据国民党军可能自东北撤退的情况,提出以主力南下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方针。当时,东北局考虑到部队南下北宁路及入关作战有困难,,建议先打长春。经毛泽东批准,5月24日,东北野战军以一部奔袭长春西郊,歼国民党军6000余人。在作战中,发现部队对坚设防的大城市攻坚作战,在战术、技术上均存在不少问题,遂停攻长春,改为“久困长围”。

为适应大规模作战需要,经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批准,6月4日成立了在东北局常委领导下的军委会东北分会;8月14日正式成立了东北野战军领率机关。林彪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恒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刘亚楼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参谋长,谭政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并将第1、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第1、第2兵团司令部。

1948年7月,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研究决定以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在对长春守军继续实行的同时,以主力出击并切断北宁路,形成了对锦州的包围。15日攻占锦州,全歼守军7个师共10万人,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实现了将卫立煌集团封闭于东北的战略意图。在攻锦期间,担任阻援任务的部队,在塔山、彰武和新立屯地区围困顽强阻击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国”,为攻锦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0月17日,长春守军第60军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起义。接着,新7军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投诚,长春宣告解放。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在江宁西部黑山、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台安以北地区,全歼企图重占锦州的“西进兵团”的5个军12个师10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全部,俘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目,东北野战军乘胜解放沈阳、营口,除营口国民党军1个军部和1个师万余人从海上逃地外,其余大部投诚,一部被歼。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个主要战略集团共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称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导由11万余人发展到100余万人,是威震敌胆的钢铁雄师。先后涌现一批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勇将领。他们都是历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威武无比。强将手下无弱兵,东北四野多虎将。1955年9月,授予林彪、罗荣恒为元帅;授予萧劲光、黄克诚、谭政为大将;授予吕正操、刘亚楼、邓华等19人为上将;授予万毅、吴克华、吴信泉、邱创成、曹里怀、梁兴初等57人为中将;援予丁盛、解方、龙金书、张学思、钟伟、段苏全、贺庆积、贺晋年、贺东生、曾克林、谭友林等438人为少将。

《东北解放十大将领》一书,分上、下卷,100万字。是作者在三十多年里对东北解放战争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到一些主要战迹地进行实地踏实,听取第四野战军老前辈和专家学者提出意见,撰写林彪、罗荣恒、萧劲光、黄克诚、周保中、刘亚楼、邓华、李天佑、韩先楚、吴克华等十人传记。在写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努力做到史料详实,评价准确,将其列入二十卷《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正式出版。

它的出版,对中共党史、军史、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观网东北在线

全国免费热线:0431-81964369

网址:www.cvppdbzx.com

版权所有©观网文化传媒(长春)有限公司 违者必究

地址:长春市岳阳街与曙光路交汇

吉ICP备19002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