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
首页 > 名家专栏
43.为丐帮立传
发布日期:2019/7/31
浏览:75192 次

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43)

开篇语

曹保明系人类著名文化学家、民族史口述文化学家(冯骥才语)、我国东北地域著名文化学家、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观网开启《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我们将以曹保明100部作品纪念他与祖国同生、同步、同行的70年……

《乞丐》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责任编辑 赵洪波 封面设计 郭宇峰

未标�?2.jpg

未标�?3.jpg

未标�?4.jpg

【小编絮语】

带上你的书 跟着你同行 

为丐帮立传

乞丐,这是个让人心生悲凉的称谓。作为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哪怕有一点儿生路,也不愿沦落到当乞丐的境地。这应该是个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由于灾荒、由于贫困、由于丧失工作能力,他伸出乞讨的双手,他流露出祈求的眼神,他顾不了被人瞧不起的目光。特别是那些残疾人,当他们声情并茂地卖唱,更刺痛人心,老天怎么不开眼,给了他一副金嗓子,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好身体?

儿子和侄女小的时候,每次上街都习惯地带好零钱,看到路边的乞丐,就跑过去递给人家。爱心、同情心、善良、仁义,这些美好的情愫在幼小的心灵里发芽。

乞丐那悲苦的形象,也同样让曹保明心痛了,他尊重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包括被人鄙夷的这个弱势群体,因为这是社会存在,乞丐也是人,是与凄惨划等号的人,是社会救助的对象。曹保明怀着大爱,走近他们,走进他们,试图最贴近地抵达这个生命的本真,接近他们的悲惨世界,倾听他们的苦难和挣扎。

每一位乞丐都是一个生命,从形到神。中国有乞丐村,存在着丐帮,这是一个特殊的群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自己的行话、隐语,甚至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歌曲、歌谣、谚语、故事。曹保明陷进去了,深深地陷进去了,有对挖掘民间文化的热爱,有对乞丐的同情,有对这些难以挖掘的文化的好奇。曹保明辛勤耕耘,从历史到现实,统统像篦子一样地梳理了一遍,将人们眼中的乞丐形象重新审视、重新定位,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这是用岩石般的不可更改的乞丐史料和现实中挖掘的乞丐的故事创作成书的。

书中收入如下内容:404自杀室、解剖、第三十二条校规、南楼鬼事、太平间守望者、十二级楼梯、血色百元、断手指、鬼偷、两年一个月零四天等。

选题的新颖,内容的丰富,写法的独特,使书一问世,就处在抢购状态。

我不能不敬佩,曹老师挖掘生活的能力实在太厉害了,他怎么什么人都能包容,什么人都能接近,什么人都能交朋友呢? 

(张彬彬)

一书一记忆

这部著作是我的一部民俗学作品,记载了民间社会组织乞丐行帮的生活内容。为什么写这种行帮?回想起来,当年我是在吉林大学的民间文学教师队伍中转换到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专职从事民间文化工作,无论从教学还是从民间文学来涚,都需要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挖掘,于是这个课题便产生了。《乞丐》写社会上的这种老行当,这又是一种时时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他们行帮结构的特殊性,产生的原因,人员的组成,名称,分工,还有各种行话,隐语,都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梳理,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

这种行帮,还有自己的文化,那往往是民间文化,包括他们创造性的歌谣,故事,谚语,对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及影响。特别是乞丐歌谣,当年十分丰富,许多民间艺术,吸收了他们的创造和艺术,如二人转的小帽、说口等等。

由于这些人嘴快,表达快,见啥来啥,所以留下了许多有趣味的乞丐歌谣被文艺作品采用了。乞丐歌谣,是丰富的民间歌谣、乡土性强。

《乞丐》这部书是历代的这类人物的梳理。这是一部资料信息很强的文化人类学方面的书。当年,许多大的图书馆和文化、艺术、创作方面的人员,都设法抢购这个文本。

(曹保明)

观网东北在线

全国免费热线:0431-81964369

网址:www.cvppdbzx.com

版权所有©观网文化传媒(长春)有限公司 违者必究

地址:长春市岳阳街与曙光路交汇

吉ICP备19002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