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曹保明系人类著名文化学家、民族史口述文化学家(冯骥才语)、我国东北地域著名文化学家、吉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为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观网开启《曹保明百日百书展介》,我们将以曹保明100部作品纪念他与祖国同生、同步、同行的70年……
《吉林工匠》2016年长春出版社 责任编辑 郭鼎民 封面设计 姜锋 彦懿验 夏冬
【小编絮语】
带上你的书 跟着你同行
甲骨文中的“匠”
工匠,曾渐行渐远,成为一个似乎远离我们、有点陌生的词。
因为当代人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那种重视产品精密品质的心态缺失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个词又渐渐地回归了。
讲述工匠故事,弘扬工匠精神,呈现一种“火”起来的节奏。
“匠”字在我国甲骨文中即:在作坊中不断苦苦思索,不断斤斤计较的人。因为他们在创造精品,需要斤斤计较、精心探索的精神才能成为有手艺的工匠。“匠”指的是人,由产品到人就变成了人类文化遗产。
曹保明老师对此有独到的理解,他说,工匠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史,就是生活的经历史,也是一个地域鲜明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史。应该说,工匠文化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性格、思想、情感的一种综合,无论是外来的工匠手艺,还是本土的工匠手艺都在热土上发扬、传承光大,所产生的精神能力、技术能力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道理上人们都知道,工匠精神讲究的品质和技艺,是产品的生命线。但用生硬的道理讲来讲去,没人听得进去,而通过生动的故事讲给人们,效果就不一样了。
于是,曹保明老师走进工匠,倾听工匠,了解工匠,帮助工匠,总结工匠。许多工匠没多少文化,那些手艺、绝活的出现更加珍贵,需要记录、保存、挖掘。记录他们的理想,追求,情怀。故事是生动形象的,告诉人们,没有吃苦耐劳、刻苦创造的精神,当不了工匠。曹保明说,工匠文化是一种带有抢救性的文化,是一种需要及时总结的文化。曹保明的《吉林工匠》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吉林省将成立工匠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委员会和工匠联谊会。《吉林工匠》丛书将列入吉林省全民阅读丛书,成为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材。
(张彬彬)
【一书一记忆】
工匠,他们最突出的是手艺。
我称工匠是生活在精神与技艺的刻度当中。
记得这一年,国家强调工匠精神,出版社找到我,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东西。
我说,工匠文化我手头是最丰富的。我这些年一直就在行帮文化的深处,行帮中,很多都是工匠。他们所最讲究的,一个是德,一个是技。
编辑问我,那你能讲一个工匠方面的故事吗?
我给他讲了一个《沒良心》的工匠故事。
说的是一个木匠徒弟半路抛弃师傅而去,当年使用锯都是两个人拉,他走后师傅做了个木头人帮拉锯。
徒弟离开师傅,也没人拉,他偷学师傅也做了个木头人,可就是拉不动。
于是他急了,只好又去求师傅。
师傅问他,“你量它的胳膊了吗?”
他说:“量了。”
师傅:“你量它的心了吗?"“心?"
“对。”
“我没量心!”
他心想,心怎么量呢?你也没教我这个技艺啊?其实是他还没等学透就弃师而去。
师傅意味深长地说:“这就对了!因为你没量(良)心,所以它不会动……”
这是个深刻的工匠故事,书里的许多工匠故事,都是有哲理的生活故事。
此书出版之后,省里召开工匠大会,我在吉林省图书馆作了一场工匠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上,我又讲了这个《沒量心》的故事,于是人人都记住了。
其实,工匠精神的品质和技艺,内涵是完整的,不可分解的,但是这是道理,要讲给生活中的人去听,就不能用生硬的道理讲来讲去,必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讲给别人。因为,故事是浓缩的人生。工匠故事,就应该是一个个动人又教育人的生活好故事。
(曹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