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老大”,乍听这称谓,就令人震了一下,老大是谁都可以叫的吗?那就是首席,就是领军,就是榜首。这稻老大,就是稻米中的排头兵了。这是不太夸张了?不过,不管它能否老大,至少有文化自信,这促使记者想去解密。
三九天,记者驱车来到永吉县万昌地界的稻老大农场。这里山峦起伏、水土肥沃,长白山水系的星星哨水库就在村子旁边,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一进孤家子村,不知哪里是我们要去的稻老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村民打听,那老者很不肖地向远处一指,“那边的卫生所,就是了!”那意思,怎么连稻老大都不知道呢?就像中国人不知道天安门似的。
这又令我奇怪了,稻老大怎么与卫生所扯到一起了?
果然,走进卫生所,迎接我们的就是吉林省稻老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张中瑞,他是这里十里八村闻名的村医,村医成立合作社,这事儿挺新鲜。
说来话长,2002年他入股,叔辈妹夫养牛,一年过去,因各种原因,赔了一大笔,妹夫撤股。张大夫想出卖养牛场,可价格低到无法接受,被逼上梁山的他,只好亲自拾起乱摊子,开始养牛。凭着他的钻研和执着,牛场很快有起色。牛养得好,越来越多,牛粪成了问题,咋办?有人建议牛粪种稻田,可以吃到绿色的生态大米。他一想,这不错,真就种起水稻。牛粪种的水稻,打出的大米的确不一样,色泽清白,味道香,细嚼还有点甜味。第一年水稻丰收,迎来了第一批订单,全部大米都被县医院的同事们花8元一斤买走了。一致称赞,原生态大米,就是香。
这下他信心大增,当医生就是悬壶济世,种生态水稻可以从根本上让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绿色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价值呢?
种水稻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年用过牛粪的稻田,第二年土地就得休养,否则就会烧死稻苗,大幅减产。有的人笑话说,医生会治病,不会种水稻。
他没放弃,到处请教,到外面学习,引进河蟹种水稻的模式。稻田养河蟹,一举两得,获得水稻河蟹双丰收。牛粪里生长的微生物,是河蟹最喜爱吃的饲料。河蟹能吃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综合效益极为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杜绝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几年的功夫,张医生的水稻远近闻名,订单供不应求。于是,靠着大夫的群众基础,农户的信服,52家农户集中起来,于2011年11月30日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统一购种、统一生产流程、统一技术服务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收购超过了有机食品生产要素的检测要求。生产出了绿色、健康、营养、无公害的高标准原生态大米。
这种大米,比使用化肥的大米产量每垧低1000多斤。化肥是河蟹的毒药。有的农户偷偷地使用一点儿化肥,结果稻田里的河蟹死了。秋收时,合作社坚决不收这样的米。不管农户怎样哭咧咧,怎样找人说和,都绝对不开绿灯。杀一儆百,从此,农户都严格按照规定种植。
河蟹在稻田里能生存,证明稻田里没有使用任何农药,没有任何污染。在人们日益重视食物品质的今天,这里生产的大米深受欢迎。
农民足不出户卖大米,每垧地大米收入7000元,河蟹还能收入上万元。百姓增收,欢天喜地,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好的大米,管它叫“稻老大”。渐渐地叫响了,张大夫将稻老大注册了商标。
好山好水种好米。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个水稻合作社带头人的追求。稻老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目前有水田1000余亩,全部采用稻田养鸭、养河蟹模式,保证产品达到国家认定的农家肥稻米质量标准,被吉林省名优特产品专业委员会认定为“农家肥稻米生产基地。
稻老大大米走出乡村,走向全国,进驻中南海,开辟了北京、上海、南京、沈阳、青岛等固定代理经销商,建立了产品链条化销售渠道。(张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