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而公立医院改革又是医改这个难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有的专家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十年来,长春市作为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进,除了按照国家要求逐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外,也结合实际探索了一些创新性的做法,多次为吉林省深化医改贡献长春方案。 这十年,长春市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和省级试点县各1个,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医院5家、省级试点医院8家,省级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院2家、省级职称自主“评聘结合”试点医院3家。 在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面,长春市坚持“破、立、改、控、保”五字诀。“破”即破除“以药补医”旧机制,自2017年2月起,全市51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每年让利患者1.3亿元,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立”即建立新的补偿机制,根据域内国家委属(管)、省市区属医院各自特点,建立了科学的“901”“811”“721”分类补偿方式,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6轮,价格体系日趋完善,及时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出台大病救治、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措施,基本做到患者总体费用不增加;“改”即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长春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的市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公立医院章程制定完成率100%;“控”即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每年出台年度控费文件,合理确定差异化控费指标,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连续5年控制在10%以内;“保”即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行,顺利完成市中医院、市中心医院和市儿童医院新楼建设任务,市妇产医院异地新建和市传染病医院“一院两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在推进。改革以来,市、区两级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医院健康运行。 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长春市不断加大探索力度。在执行总额预付的基础上,开展30种单病种定额治疗,推出29种重特大疾病低自付治疗和五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定额治疗,患者只需支付定额费用即可完成住院治疗。推行按床日付费,将癌症晚期舒缓疗护付费方式调整为按照每床每日410元的标准与医疗机构结算。开展日间手术付费试点,将7个病种12种术式纳入首批日间手术试点范围,日间手术参照住院比例支付,不设起付线。作为吉林省DRG付费试点城市,持续探索DRG付费改革,按照逐级分步实施的工作路径,全市已确定101家DRG付费试点医院,采用国家CHS-DRG1.1版分组方案,共628个DRG组,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原始权重测算,并进行专家论证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权重值。目前首批试点医疗机构模拟付费情况符合预期,拟定年底前进行实际付费。 在规范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方面,长春市持续推进药品、耗材“双瘦身”。一方面,挤压药价虚高“水分”。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以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为抓手,不断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探索药品跨区域联盟采购,出台药品跨区域联盟采购试点工作方案,与深圳市签订药品联盟采购协议,实施跟标带量采购,推动药价进一步降低。执行国家药品集采结果,推进国家六批7轮234种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积极采购,合理使用。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数量由520种增加到685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达标率100%。密切监测短缺药品情况,建立保供稳价会商机制,确保患者用药不断供。另一方面,降低医用耗材价格。创新医用耗材采购模式,改革之初对部分透析链路、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500余种植(介)入类器械进行批量议价采购,其中血液透析链路、骨科植入人体耗材最低降价达到90%。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每年让利4000万元,让患者得到更大实惠。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让改革红利顺畅传导到临床终端。 在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方面,长春市坚持试点先行。以市中心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产医院4家医院进行试点示范,推行院长(书记)目标年薪制,院长(书记)年薪由同级财政核拨。强化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院长绩效年薪挂钩。深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突破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相关规定,促进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 为积极落实三明医改工作经验,长春市研究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改《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施工图》,制定出台学习借鉴三明经验具体《工作方案》和《施工图》,定期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评估调研,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同时,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依托4所国家委属(管)医院,精心打造医疗技术高地,有效解决全省90%以上疑难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全面巩固市级医疗主阵地,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医院逐步向精细化成本管理迈进。塑造专科品牌,市级儿科、妇产科、精神科、传染病四大专科技术联盟稳步推进。5家区医院新建、扩建、改造业务用房4.2万平方米,整体业务用房面积增加40%,基建支出全部由政府承担,城市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农安县为试点,由县医院、县中医院牵头与29家乡镇卫生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组建两大县域医共体,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委会,组建了由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的1+1+N家庭签约服务团队模式,医共体内部实现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医保结算、考核监管的“五统一”。 十年间,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长春全市51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后每年让利患者1.7亿元,全市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药费、人均住院药费分别下降了9.85%、16.53%。医院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上升3.13%、药占比下降5.30%,医疗收入的“含金量”逐步提高,医院进入发展靠政府、运转靠医院的良性运行轨道。医疗服务利用率整体提升,基层医院门诊量逐年上升,常见病、多发病向大医院聚集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来源:长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