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即“雨生百谷”之意。
此时降水渐多,气温骤升,
万物得雨水滋润而生发。
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土壤湿润,种子入土,田野萌绿……
一切都在雨的滋养中
冲着农谚“谷雨种大田”,这期《施公说节·谷雨》我们中国观网摄制组驱车来到莲花山泉眼镇赵家村,这里的队长孙亚禄老远就在村子的路边等我们,中国观网的面包车直接开进他家的大院,一看到那长长的一排房子,就知道他家的小日子非常殷实富足。
60岁的孙亚禄一直在这个村里生活,四世同堂。他老妈87岁,气色红润,耳不聋,眼不花,能穿针引线,还能用缝纫机做活。她笑容可掬,很能聊天,她说从前日子穷,疾病缠身,现在日子好了,病都没了,儿孙孝顺,活着就是享福。
孙队长热情好客,旧的茶几做访谈节目有点高,孙队长立即就去仓房搬来一个新的组装茶几,拿着扳子螺丝刀,不一会就安装好了,全力配合我们这期节目的录制。
拍摄中,孙队长的儿媳妇又烧水又端茶。近午,闻到一股炖小鸡的香味,是孙队长的媳妇在厨房掌勺,我们很想在他家就餐,可他说家里吃的太简单,一定要到饭店吃几个农家特色菜。他还带了自己珍藏的酒,这52度白酒是用针打进竹筒里、伴着竹子生长的。朋友来了有好酒,孙队长几杯进肚,唠起近几年乡村的变化,滔滔不绝。
节气时令,对于孙队长村里的农耕意义非凡。
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访谈中,施老师娓娓道来,连种了一辈子大田的孙队长都不住地点头。
今年的谷雨是在公历4月20日。此时,正当“春雨贵如油”阶段,只有雨量充足及时,谷类作物才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此时,华南大部分地区雨水较丰,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华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全年降水量少,多集中在夏季,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应及时春灌。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有饮茶的习俗。传说谷雨喝茶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朱权在《茶谱》中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为什么用“谷雨”二字它做节气名字呢?施老师便给我们从仓颉造字说起。
“谷雨祭仓颉”,则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开天辟地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仓颉立志为人间造字。他辞掉官职,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人住在沟里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说了,大为感动,决定重奖仓颉。
那一天夜里,仓颉正酣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 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他想起刚才的梦,明白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他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第二天,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他说金人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不敢占为私有。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只见窗外电闪雷鸣,金光耀眼,金色的谷子粒从天而降,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
仓颉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
桃花红、杏花开,鸟归来……谷雨时节自然景物曼妙美好。遥想玉帝为赏仓颉造字,天降谷子雨以饱百姓之腹,这是造物主给人类多么美丽的恩赐。臣服于土地的人们,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寄托着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盼。
总策划:王绍波 张彬彬
解说:王绍波
摄制:张立新 王栩 张多娇
撰稿:张彬彬 张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