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
首页 > 剧本工厂
“两山”理念与实践/郑学华
发布日期:2021/4/13
浏览:87584 次

编者按:

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集聚区项目已经盛装启航,如何将“两山”论述付诸实践,如何推进落实国家关于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如何通过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长春国际影都承载,填补全国指定影视拍摄景地的空白,助力榆树乡村振兴发展,迎接榆树农业影视产业发展的春天。4月2日下午,榆树市举办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集聚区项目发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发言的有榆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学华,他的发言题目是《重温“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小乡精神》;中国(丽水)两山学院“两山”转化研究院院长丁志远发言题目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新思维》;榆树市审计局局长、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春来发言题目是《吉林省浙江省影视景区对口合作成果与展望》;著名导演、吉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宋江波发言题目是《关于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问题》;中国观网东北在线执行总裁、吉浙影视剧本工厂编审张彬彬发言题目是《播种耕耘半载,良木正在长成——吉浙影视剧本工厂2020年成果总结》。

 研讨会的发言充满智慧灵思、真情实感,饱含着对推动中国(榆树)农业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殷切期望。在此将这些精彩发言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重温“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小乡精神

 中共榆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郑学华

 

853A9024.JPG

小乡位于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吉林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学大寨、赶小乡,粮食亩产过长江,队队变小乡、社社变光明、县县变昔阳”,是当年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强音。小乡带头人、齐殿云同志“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是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国家、省、市领导多次到小乡检查指导工作,中共吉林省委命名小乡为“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邓小平同志也对小乡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全市党史教育正在火热开展之际,借这次研讨会的机会,我以“重温‘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小乡精神”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希望能对小乡精神和那段历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希望未来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共同把小乡精神发扬光大。我主要交流三方面内容。

第一,深刻理解“小乡精神”的历史内涵

小乡,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吉林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她之所以是一面红旗,是因为她不仅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创造出了惊人的业绩而享誉全国,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增添了一束耀眼的光芒——“小乡精神”。“小乡精神”不但激励小乡人走上文明富裕的生活道路,更成为了榆树百万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苦战奋斗、一心想着多为国家作贡献”是小乡精神的核心,这个核心所展示出的特质,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先行、敢于开拓的忠诚担当品格。从三个时间节点上可以看出:1962,齐殿云作为共产党员,深知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在上任生产队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班子,制定了一套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组织班子和社员进行理论学习。1968,小乡先后接纳了四批、39名城里知识青年。先后有7名知青在小乡入了党,有13名入了团,知识青年为小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72年至1974,榆树县委在小乡举办了三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三年时间,先后培训青年干部230人。这些时间节点所发生的事情,都验证着小乡和小乡人忠诚于党、心系国家,积极响应号召的高贵品格。

二是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苦战奋斗作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条件的局限。小乡的前身是一个小型饲养场,只有13户人家,破烂不堪。由于饲养场经营不善而解体,组建了生产队,因屯小、人少而取名小乡。生产队全部家当只有四头老牛、两头毛驴,一台破花轱辘车和70多块组成的155亩瘠薄地。全屯73口人,能下地干活的不到1/3生产精神的顽强。小乡的第一个战役,是从积肥打响的。因为没有运送粪肥的工具,齐殿云便带着小乡人挑起了扁担。在艰苦的条件下,两个月把所有地块全部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粪,打赢了改土造田第一场战役。生产环境的艰苦。白头沟是小乡一块难啃的骨头,当年流传过这样一句顺口溜:白头沟,白头沟,十年九不收,小雨扒层皮,大雨冲成沟。以齐殿云为首的八名女社员,顶着冷风,踩着冰碴,一锹一锹地挖出了纵横交错的45条沟渠,使白头沟从此免遭水害。

三是服从大局、患难与共的集体主义思想。这里讲三个小故事:捐物资的故事,小乡建队初期,种地所需的东西一样没有,齐殿云便第一个把家里准备“打纳底绳”用的线麻交给了队里,在她的带动下,大家为了队里能及时种上地,家里有的都往队里送,几天功夫就把种地所需物资备齐了。深夜防霜的故事,有一年9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天气预报说有霜,年老体衰的王彩臣老汉领着老婆孩子悄悄背着干柴到田间拢火防霜,保住了大片的庄稼。“解放牌”缝纫机的故事,女社员常淑珍用自家的缝纫机教全屯姐妹缝纫技术,并且让他们无偿用自己家缝纫机做针线活,减轻了女社员的劳动强度。这三个小故事我没有展开讲,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小乡人,在齐大娘的带领下,真的是做到了服从大局、患难与共。

    可以说,小乡精神体现的是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是苦战奋斗、艰苦创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同志曾经高度评价小乡和小乡人,他说:“你们这里也有好的典型,像榆树的小乡生产队,你们自己的典型更可贵。”小乡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准确把握“小乡精神”的当代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榆树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小乡精神”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消失。在过去,她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今天,她同样可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不断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进。我认为可以从这三方面去理解。

一是改革发展需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小乡精神”。在条件艰苦的年代,小乡人从一穷二白起步,克服种种困难,改造穷山恶水。他们面对质疑,始终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最终实现粮食增产。今天我们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新起点,主要任务就是抓住机遇,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扣“一主六双”战略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坚定崇高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小乡精神”是我们做好所有工作的精神支撑。

二是攻坚克难需要政治引领、永葆本色的“小乡精神”。传承“小乡精神”,就是要继续发挥政治引领的作用,这是“小乡精神”的灵魂,也是动力之源。今天,我们重温“小乡精神”,就是要激活这一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宝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的榆树正逆势奋起、突围求进,艰难险阻必定无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干部群众尤其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投身到工作事业中去,以更加坚定的政治定力,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奋起突围、真抓实干,建设幸福美丽新榆树。

三是干事创业需要埋头苦干,立足岗位奉献的“小乡精神”。“小乡精神”,既包含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当前,榆树正处于爬坡过坎、跨越追赶的关键阶段,面对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高的标准要求,我们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853A9027.JPG

第三,全面学习“小乡精神”的经验智慧

学习“小乡精神”的经验智慧,就是要把小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增强学习“小乡精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小乡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和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具体,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学习。

一是发掘榜样传播学。以小乡的带头人齐殿云等老党员为榜样,促进“小乡精神”人格化、具体化、生活化,把“小乡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要学习“小乡精神”中的经验智慧,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善于挖掘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发动、媒体发现、社会推荐等形式,推出新时代“小乡精神”的典型,让“小乡精神”更加贴近实际、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能打动人心。

二是打造载体创新学。要根据新时代新特点,探索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易于参与、务实管用的载体和形式。在形式上,可以创建“小乡精神”数字展馆、齐殿云式先进人物故事短视频、宣传片等,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在载体上,可以开展“学习小乡精神”主题活动,组织各部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乡博物馆,为弘扬“小乡精神”提供有效载体平台。

三是示范引领带头学。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成为弘扬“小乡精神”的积极倡导者,理直气壮地传播“小乡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无私奉献的表率、政治引领的标兵、团结一致的典范、苦干奋斗的楷模,让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身上领悟正气、看到希望、汲取力量,让“小乡精神”愈加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新时代,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重温“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小乡精神”意义重大。我们要切实把“小乡精神”转化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开拓进取、勇于超越的胆识气魄,转化为埋头苦干、服务奉献的自觉行动,让“小乡精神”继续传承,永远闪光!

 


观网东北在线

全国免费热线:0431-81964369

网址:www.cvppdbzx.com

版权所有©观网文化传媒(长春)有限公司 违者必究

地址:长春市岳阳街与曙光路交汇

吉ICP备19002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