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举国呼应。当2020年走进第三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声势浩大地铺展开来。中国观网迎着这股热潮来到长春净月高新区新湖镇,见到亲历三次人口普查的老将“大辉哥”。
人口普查点你名 你不喊到怎么行
“您好,我是咱新湖镇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王大辉……”娴熟的开场白,为他一天的忙碌按下了“启动键”。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净月开发区党员标兵,亦是新湖镇先进工作者,他有种特别的亲和力,三言两语就拉近了与你的距离。镇里无论老的少的,一概称他“大辉哥”。
这可能与他一直在新湖镇基层工作有关。他先在学校当老师,后被调到镇里,一辈子没挪窝,他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全镇家家户户的门槛都迈过。
其实,在得知被镇里领导点将,做新湖镇第七次人口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时,他脑海中的第一想法是怎么委婉地推辞。毕竟年纪大了,对新的普查录入手段恐难适应。随着时代的进步,每次人口普查的方式方法都在变化,十年前是书写录入法,有一支笔就管用,这次升级了,随着科技的发展,采取的是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需要熟练掌握电脑和手机的录入方法,另外,普查内容及方法在不断地完善,曾经的数据信息报表、项目单一与现在电子终端录入、项目繁多截然不同,这无形中对参与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尤其是自己年龄大了,即便自己是从事统计工作30余年的“战线老兵”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另外,他深知人口普查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非常繁琐、非常细致、责任重大、起早贪黑、费口舌的工作。然而,他转念一想,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该有担当,不能和组织讲条件,服从安排是职责所在,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2010年自己参加人口普查,2020年自己再次整装上阵,下一个十年自己就退休在家,没有机会参加了。他说,我应该珍惜这次机会,敢做“急先锋”,敢当“排头兵”,不辜负镇领导和党组织对我的信任。
于是,大辉哥又满怀信心地披挂上阵了。
接受记者采访
打铁先得本身硬 众人拾柴势头猛
为了做好新湖镇人口普查工作,王大辉拿出小学生的样子,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人口普查培训,一有时间就翻阅人口普查培训讲义、普查员手册,钻研普查知识。
他已参加过两次人口普查工作,现在是三朝元老了。随着时代变化和工作重点不同,普查内容和普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早的普查是报表,后来涂卡,现在是电子终端直接录入。项目越来越多,录入手段越来越先进。他勤于学,善于思,努力寻找其中的共同点、不同点,在相同之处看不同,在不同之处多琢磨,努力掌握新技术,更好地指导普查员。
大辉哥作为全镇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要带好全镇的90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员大部分是各屯的屯长,年纪较大,个别普查员对电子设备一窍不通。为让每个普查员掌握技能,他除了带领大家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还对一些知识储备不足的普查员开展分类的培训班、专项指导班、特殊户一对一的指导,讲解什么是人口普查?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哪些人需要参加人口普查……并对普查的历史回顾,进行了一次跨越67年人口普查的时光之旅,让人们充分掌握了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普查对象及范围等基本知识,同时详细讲解摸底表、短表和长表的填写方法,并运用人口普查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实操演练,现在全镇“两员”都能掌握人口普查采集知识,会用普查录入终端。
镇里的人口普查的“两员”认知度提高了,就像发酵的酵母,在深入基层、向居民百姓宣传普及时,讲得令人信服,在利用微信群、小广播、小喇叭、集贸市场、小卖店、文化大院的宣传形式时,群众感受到人口普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形成群众与普查员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居民参与和配合人口普查的意识,让人口普查“家喻户晓、人人支持”,为人口普查的顺利开展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普查员心中的“110” 冰消雪化动真情
入户登记的关键之一是要找到普查对象。这次普查录入期间恰逢秋收,收集一位普查对象的信息经常要晚上逐家逐户地采集,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半夜。
为了抢时间,白天也不放过,王大辉只要有时间,就跑到地里,帮助老百姓扒苞米、干农活,先后在榆树村、新农村等多个村深入田间采集信息。
这个镇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净月区距离长春城区较近,居民在城里创业、打工的较多,有很多人不在村里居住,提前和对方预约见面,经常有变故,工作反反复复,需要极大的耐心。他心里火烧火燎,脸上仍面带微笑,与违约的居民不急不躁,确保一户不落。
吃多少苦,挨多少累,在大辉哥这里都不是事儿,最难的是遇到对人口普查政策抵触的村民。人口普查对象形形色色,如何应对,如何采集到真实信息,需要讲究办法、方法和对策。在基层普查员遇到难题时,马上要找的就是王大辉,他成了普查员心中的“110”。
很多村民不愿暴露自家的信息。红田村老张家,以农活忙为由,拒绝提供家庭信息,普查员把这个钉子户交给王大辉。王大辉多次去田间帮助他秋收,和他谈国家的一些政策,国家已经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是为了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了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等,如今村子有这么大的变化,不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这些话很有说服力,老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还不是国家政策好?于是,老张家主动配合了。
付出了耐心、细心,收获了信心,在王大辉的面前,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
滨水社区普查员告急,有个低保户,抵触情绪严重,拒绝普查员入户,社区书记去了也不管用。王大辉接到电话,立刻前往,这个低保户是王大辉的扶贫对象,儿子残疾,家庭收入来源很少,对调查反感是担心生活水平提高了,调查出来,低保户的待遇被取消。王大辉耐心地讲述了为什么要人口普查:“就是要了解像你家这样的困难户如何困难,什么原因,如何脱贫,人口普查不仅为国也为家,国家准确的采集信息,为扶贫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他设身处地为低保户着想,感化了对方,打消了顾虑,接受了普查。
十年变化有多大 人口普查来说话
谈起自己时隔20年两次参加人口普查的经历,王大辉感慨万千,他说,通过人口普查,他亲眼见证了三十多年间村镇的变化。
20年前的村子都是土路,下雨成了大酱缸,到处都是烂泥塘,鸡鸭猪牛随地拉屎撒尿,一股难闻的气味,卫生条件很差。农产品进村、进户、出村是老大难的问题。
10年前村里就有了很大变化,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交通问题得到了解决。
今年人口普查,村里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村村成立了保洁公司,有了垃圾处理厂,屯子里一条条柏油路、有路灯、路边有鲜花,院墙都是统一格调,每个屯子都有村民活动的文化广场,有各种体育设施。
乡村环境美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农民耕种的辛苦程度。
在王大辉的建议下,我们跟着他驱车到村屯转了一大圈,这里水源丰富,全镇有6个水库,很多村屯呈现的是“面向大海,清风徐来”的意境,依山傍水的长山村团山子屯,青砖黛瓦的徽式建筑恍若江南水乡。沿湖的农民的蔬菜大棚、水果大棚,还有远近遐迩的盆栽苹果大棚,都无声地述说着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慢山里营地综合体研学基地,令大家欢欣雀跃,这里将营地、度假村、民宿与农业完美融合,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体验式乡村文化游。
目前,新湖镇人口普查已经录入4000户,是录入总数的一半,在全区排在前列。毫无疑问,王大辉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大辉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如果取得了成绩,那也是净月区统计局领导和镇里领导重视支持的结果,还有包保新湖镇的区统计局李礼科长和谭笑然同志的指导分不开的,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他敢保证,新湖镇的人口普查工作不走弯路,一直朝前走,越走越好。不会写诗的他写了一首诗:
人口关系民生
普查勾画未来
摸清人口底数
创造明天幸福
(文/张彬彬 李佳聪 图/宁立春 摄制/王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