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连续剧的人,或许还记得剧中那位叫李汉超的地下工作者,个子高高的,身穿一件深灰色长袍,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胡子很长,头发齐到耳边,像一个没落的教书先生。他的原型是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李世超。
李世超,原名李云山,又名李恩顺,化名吴德禄,绰号瞎吴。1904年生于吉林省伊通县伊丹乡一个地主家庭。五四运动时期,他在吉林省立(长春)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开始接触先进思想和新文化,对国弱民穷的旧中国产生厌恶情绪,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青年。李世超于长春二师毕业后,回到伊通家乡任教。这期间,他父母相继去世。他不满军阀反动统治,弃职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群众团体“革命互济会”。
李世超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妻子病故,经同学介绍,与石正芳相识,结为新的伴侣。石家是官宦名门,在北平西城颇有名声。结婚的时候,岳父提出让李世超住进石家大院,然而李世超婉言谢绝了。他不慕荣利,对妻子石正芳说,要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1930年,李世超大学毕业。他可以挂起牌子当律师,这是个四通八达的职业,既可以发财致富,又可以跨入政界,然而他摈弃了可能得到的荣华富贵,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于是他离开了年轻美貌的妻子和两个幼子,回到家乡,在长春市吉林省立第二中学教史地。李世超个子高,稍有驼背,戴一副近视眼镜,身穿长衫。他知识渊博,讲话生动,幽默,常讲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李世超先后任教于吉林省立第一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1932年,经李维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教育和影响下,一批青年学生走向抗日救国的道路。例如:中共南满省委宣传部长刘永浩,抗联第一军第三师政委周建华(邓晓村),抗联第三军第四师政治部代主任于保合,哈尔滨地下文艺工作者侯小古等。刘、周、侯后来都为革命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33年5月,吉林党团组织因叛徒金景出卖而遭破坏。李世超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到哈尔滨码头工人中去做“革命互济会”工作。他利用晚上给工人讲《岳飞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机会,启发工人们的抗日救国觉悟。不久担任满洲反日会党团书记。翌年10月,冯仲云去汤原之后任满洲省委代理秘书长。
这时,李世超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说:母亲已故,她想领着孩子来哈尔滨。信中还说,母亲去世后,留给她一部分遗产,已经折合成现洋一万元,还有一些黄金,他将都带来。
李世超在给妻子的回信中说:”我现在已经不当教员了,我的住处不定,行踪不定,我的生活很苦,且又危险。这样的情况,和你现在的实际生活比起来差距太大,这距离使我们必须考虑一个最苦恼的问题,我们两个人今后能否生活在一起?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两个人当中一定要有一个人放弃他现有的生活方式,牺牲他的生活理想,服从另一个人。而我呢,是至死也不会放弃我的理想和信念的。我把它看得比我的生命还宝贵。我的生命可以被外力夺去,但我的理想和信仰却是任何外力也不能动摇的。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方式、我的一切都必须服从我的理想。”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他在信的末尾,提出与妻子分手。“如果法律上你需要什么手续,请告诉我,我完全照办。”
妻子石正芳接到信后非常着急,她从北平连夜到了天津,坐船到大连,然后乘火车到了哈尔滨。她把什么都带来了,孩子也带来了,她的态度是坚决的,要和丈夫同甘苦共患难。
人生最难得的情,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妻子石正芳的坚决态度,令李世超十分感动。带着这份感动,李世超和妻子石正芳领着两个儿子大雄、二雄搬进在偏脸子七道街的家。不久,妹妹把他和前妻生的女儿小英子也从家乡带来了。小英子这时已十岁,后来党组织把她送去苏联上学。
石正芳在丈夫李世超的帮助下,从同情革命到慷慨的支持革命,后来参加革命当了交通员,成为一位坚强而勇敢的爱国者。最令人感叹的是,在东北抗战经费最困难的时候,她把自己的三千银元积蓄,送给满洲省委。要知道,当时的三千银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此外,李世超还不断地从她那儿拿钱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石正芳为了祖国和民族无私地奉献出了家产。
由于团省委宣传部长杨波和团省委书记刘明佛的被捕叛变,导致省委机关被破坏。李世超的处境也越来越险恶,不得不离开哈尔滨转移到安东(今丹东市),从事地下抗日活动。1936年5月,他在安东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他面对着日本法西斯的酷刑,坚贞不屈,8月慷慨就义。时年32岁。
2014年9月,李世超被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朱宏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