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叫,大雪似鹅毛。冰冻三尺深,冻不了抗联战士的心。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乡。山高林密青纱帐,茅草当成褥子被,抗联战士睡得香。这是东北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写的歌曲《北风呼叫》。战士们称他为“铁主任”,杨靖宇亲切叫他为“老铁”。
宋铁岩,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创建人之一。原名孙肃先,字晓天,曾用名孙铿、孙克敏、宋占祥、铁坚、铁英等。1909年12月6日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绥河乡蒐登沟村。他是长子,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8岁时入私塾,12岁入大绥河高小读书。1925年考入吉林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升入长春第二师范学校师范班。当时,吉林第一师范和长春第二师范都有进步教师和中共地下党员从事革命活动,政治空气比较浓。宋铁岩受其影响,思想开始觉醒。由于他勤奋好学,思想进步,团结同学,被选为长春第二师范学生会主席。在中共党员楚图南等人的支持下,主持“秋声书社”,主编《秋声》校刊。1930年7月至12月,宋铁岩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先任北平革命互济会沙滩分会(也叫北大分会)主任,后二、三个月一度负责北平市革命互济会的工作。1931年3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不久,被选为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北平市大学学生联合会理事。任北平市革命互济会中国大学分会主任。
九一八事变激起宋铁岩满腔愤怒,根据党的部署,他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0月,北平学生组成赴南京请愿代表团,宋铁岩是代表团主要领导成员之一。代表团到达南京后,国民党政府非但不答应爱国学生的正义要求,反而对学生开枪镇压,宋铁岩等数百名学生代表被捕。在狱中他临危不惧,毫不妥协。
1932年出狱后,受中共党的派遣,宋铁岩与其舅父、共产党员曹国安先后回东北奔赴抗日斗争最前线。1933年初,打入吉林伪军铁道警备第五旅第十四团迫击炮连,通过多种方式密切了与士兵的关系,取得了士兵的信任。5月29日,在磐石县烟筒山与曹国安等率该连起义,与杨靖宇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汇合,编为迫击炮大队,宋铁岩任大队政委。他率队参与攻打大兴川、营城子、呼兰集厂等战斗,打破日伪军多次“讨伐”。9月,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宋铁岩任师政治部主任。10月,兼任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政治委员。他与大队长苏剑飞密切合作,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和队员的政治素质,发展了党、团组织,苏剑飞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这支队伍发展成为党领导下的战斗力较强的队伍,并在濛江县那尔轰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宋铁岩还兼任南满第二游击总队政委,对报号“臣军”的王玉海部进行改造,发展党组织,王玉海最后战死在辉南县。
1934年2月中下旬,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联合南满的16支抗日武装,在濛江县城墙砬子召开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宋铁岩当选总政治部主任。会议期间,杨靖宇创作了《抗联住在哪道沟》歌词,宋铁岩当即为其谱曲。并拿起笔来写了《走上抗日最前线》词谱。
从南满,到江边,
树挨树,山连山。
青山绿水好江南。
同甘苦,共患难。
打日寇,反伪满。
走上抗日最前线。
同年11月,在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宋铁岩又当选为中共南满特委委员,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他经常与军长兼政委杨靖宇、南满特委书记李东光等人一起筹划在南满地区开展党的工作、发展抗日武装斗争、加强部队政治思想教育等重大事宜,提高部队军政素质。
1936年7月,宋铁岩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并当选为由中共东、南满党组织合并成立的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军编印了油印小报,如《反日民众报》、《人民革命画报》、《东边道反日报》和传单《为“五卅”十周年纪念告满洲国士兵书》、《红五月革命斗争口号》、《给满洲国士兵及抗日军官的信》等等,部队每到一地他都带领政工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传单和标语分发张贴出去,使人民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号召广大群众投入反日救国运动中来。宋铁岩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规定大家做的事情,他首先带头做到,作风朴素、平易近人。一位抗联老战士回忆说:宋铁岩虽然是个大学生,但一点也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总把战士当做小兄弟对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铁主任”。
1936年夏,为加强第一军西征部队的领导,军部派宋铁岩挂帅。他率西征主力部队从和尚帽子密营出发,开始西征。7月初,西征部队越过安奉铁路到达朝天贝,然后继续向西疾驰。这时日伪军发现了第一军西征意图,遂调集大批兵力,疯狂阻击,前堵后追。西征队在敌强我弱和人地两生的情况下,无法继续西进。为保存实力,宋铁岩与师领导决定,分兵向后迂回。回师途中,仍设伏于摩天岭各主要峰道,伺机伏击追兵。在铁岩同志指挥下,伏击部队不畏强敌,一战歼灭了金田中队50多人,又经数次战斗,至晚共消灭日军近百名,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宋铁岩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不幸左类空膛负伤,被邓义有等人护送回本溪和尚帽子密营养伤。
1937年2月11日拂晓,日伪军“讨伐”队突然包围了和尚帽子密营。宋铁岩临危不惧,带领身边战士边打边撤,战斗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8岁。
宋铁岩原创《追悼歌》,于1936年春节,他教东北抗联一军一师指战员唱的自编四首歌,其中就有《追悼歌》,流传至今。
抗日兮,战争。
烈士兮,英勇。
凭头颅热血,
黄沙血染红;
万里战场马悲鸣,
无主孤坟起英风。
隆隆弹如雨,
壮气直冲敌人营;
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
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
为祖国捐躯,
含笑赴阴城,
啊—啊—啊—啊
救国精神贯长虹。
1985年10月,中共辽宁本溪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为缅怀先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6周年,在辽宁本溪和尚帽子山上建立了宋铁岩烈士纪念碑。
(作者:朱宏启,中国观网上榜人物,他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颁奖典礼上获得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奖。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为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