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寿县延河镇团山村,整齐有序的农家小院温馨宜人,通屯路、屯内路全部硬化,村文化广场上的村民翩翩起舞,村史馆里人头涌动,村民脱贫士气异常高涨,葡萄园、蔬菜园、光伏发电等增收产业项目风生水起……一个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贫穷到致富的蜕变,村民们都说离不开“拼命三郎”许书记。
村民们口中的许书记,是哈尔滨市委政策研究室派来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许雪莹。从2017年6月到现在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头发变白了、皮肤变黑了,但是一颗为百姓脱贫致富服务的心却始终如一
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团山村有279户、79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8.2%,团山村贫困人口比重大、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因病因残致贫多、发展意识不强、种植结构单一等因素,严重制约团山脱贫致富的步伐。团山村地处延寿县的“西大门”,全村4个自然屯,之前只有1个屯实现了屯内路硬化,其他3个屯都是砂石路,当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道路积水满路泥泞,人车行走极为困难,尤其是秋收时候,满载粮食的农用车压过几次,路面就出坑,百姓苦不堪言。
许书记刚驻村就发现了这个情况,通过调研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县政府提交修路的紧急报告。
经多方筹资,省市县的大力支持,投资220万元的5.5公里的屯内路和3.3公里的通屯路,当年10月建成通车。“这回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出行了,秋收再也不怕车进不了屯了。”72岁的老生产队长于振江告诉记者,现在路通了,地净了,农民的心气也顺了。
许雪莹常说,改变贫困村状况,先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驻村第一年,不仅把路修上了,还改造了6户民房,困扰多年的合格自来水用上了……。
工作队驻村扶贫以来,就特别注重村容村貌和文化生活建设,开展了清理垃圾、污泥,清理路障,清理柴草垛的“三清”活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他带领村两委,建立了团山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和村民约束机制,从“根”上彻底改变脏、乱、差的局面。
为民服务:融入百姓身边
从进村那天起,许雪莹就再没把自己当成机关干部,百姓的疾苦成了自己的闹心事,百姓家里的事成了自己家的事。
每次去镇里、县里办事,许雪莹都先在村民微信群里问一下,谁出门就捎上一程,在车上唠唠家常、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他爱人在医大二院工作,三年来,他先后带领村民几十人次来医大二院,看病、检查、阅片。
前年春天一个寒冷的凌晨,71岁的村民张喜仁突发脑梗,老伴高大娘跑到工作队驻地敲开门,许雪莹及队员们迅速起身,开车的开车,背人的背人,从发病到送进县医院仅用45分钟,医生说如果晚来一会,即使治好,也会留下后遗症,现在张大爷已经完全康复了。
现在农闲时,占地27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群众翩翩起舞,驻村后,许雪莹整合村里的广场舞队伍,给予服装、音响等资助。他还邀请哈尔滨市医院专家为村民义诊,并捐助13000多元医疗理疗器材及药品。
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为开启扶贫扶志的闸门,释放团山群众的内生动力,推动精准脱贫、促进乡风文明,许雪莹组织开展了“政研杯”团山村孝顺之星大赛,他把驻村补助款拿出来,为团山村“孝星”们每人奖励一台洗衣机。
以前,总有一些“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人。
贫困户李成刚说,我腿脚不好,我感觉党不能丢下我,我不干活,也得养着我,我也待懒了。“许书记三番五次来家里,给我摆事实、讲道理,我意识到自己错了,现在我到蔬菜大棚打工,每天能挣100块钱,日子有了盼头。”
许雪莹特别注重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活典型”、“活经验”形成脱贫示范,引导、感染、带动发展动力不足的群众,增强其“穷则思变”的奋斗精神和决心。
团山村的脱贫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日渐多了起来,会议形式也从会议室开到地头,从集中宣讲到订单指导转变,更涌现出于文华发展生产,务工创收;于洋洋夏季在砖厂务工,冬季到亚布力当滑雪教练,年增收4万元;贫困户孙培成,腿受伤残疾,身残志坚,利用特长,天天骑电瓶车去镇里修鞋,每月增收近千元等典型事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贫困户要转变思想,就必须学有样板,现如今,团山村的脱贫热情浓、干劲足。”村主任周振国说。
疫情防控:坚持不落一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许雪莹第一时间返回村里,靠前指挥、科学调度,他坚持落实工作抓细抓实,带领村两委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并时刻掌控情况和动向,先后劝阻9名外出务工村民在外地过年,严把疫情“入口闸”。
村民的防护意识差,许雪莹通过悬挂粘贴条幅、宣传语、播放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防控知识、防疫政策,提高村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为保障封控期间村民的生活供给,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外出感染机率,许雪莹第一个组建了供给保障组,村民通过微信群、电话申报所需生活用品,能本村内互通有无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由保障组外出采购,返回时严格消毒,坚决保障村民生活不受影响。
团山村4个自然屯,在许雪莹的指导下,全部实行“五户一保、十户一联”制度,联保户相互监督提醒落实防控要求,村组干部和网格员对户保户联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如有一户违反相关要求,其他农户承担连带责任。
许雪莹带头宣传政策、带头防控疫情、带头引导舆情,在防疫宣传、入户排查、卡点检查、巡逻督查等防控最前沿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他科学周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现了村民生活平稳有序和疫情“零发生”、“零传染”的既定目标。
作为市派驻村扶贫工作队最年轻的队长,许雪莹实现了从“坐机关”到“坐炕头”,从“执行官”到“参谋长”,从“一门精”到“多面手”等几个角色的转变。在工作队换届时,他提出仍坚守驻村一线,直至扶贫任务完成。
(刘伯羽 钱玺勇)